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作者:唐泽斌
再过半月就是母亲的生日,如果她健在的话,应该是105岁了。苍天无情,在母亲86岁那年的初春,一场感冒竟然夺去了她的生命。母亲去世后,我们把她安葬在家乡的茶园,从此一堆黄土把母亲和我们隔在阴阳两个世界。
网络配图
母亲去世这么多年了,毎每想起她老人家,我都会泪流满面。母亲给我的点点滴滴在我脑海中,像一部长长的电影,总也放不完。母亲曾经说过我5岁以前是个糊涂虫儿,6岁才醒事。后来我努力的回忆,5岁以前的事全不记得,6岁以后却清晰的记得点滴事。
那是一件很早很早的事了,我却记忆犹新。我父亲去世的早,他去世时把梯子档般大小的我们姊妹4人留给了母亲。当时我三姐11岁、小姐9岁、弟弟才2岁,母亲带着我们,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在我6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五,别人家的年货快办齐了,我们家才从邵家表伯家借了10斤肥肉过年,母亲把肥肉提回家挂在墙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把我和弟弟揽于怀中,自言自语的说:“妈对不起你们,过年缝不起新衣裳。”当时我感到有股热滚滚的泪水从我脸上流下,我仰头怔怔的望着母亲,她哭了。那个夜晚北风呼号,天地茫茫,雪花飞舞,到天亮时,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地上有一尺多厚的积雪。待我醒时,却没见了母亲。我慌忙穿衣起床,拉开大门,只见门前雪地中有一行脚印,我顺着脚印找到了三里地开外的生产队长家,只见母亲向生产队长借了5元钱,带走5斤半棉花,答应过年纺线穗挣工钱。我和弟弟过年终于穿上了新衣裳,母亲却每晚在纺车上度过,我记得正月初一凌晨出天星,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声惊醒了我们,睁开眼睛只见母亲还在油灯下纺线,不用说,母亲又是通宵未睡。那年正月初六一大早,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去生产队长家交线穗,生产队长留我们在他家吃午饭,在席间,队长向我母亲敬酒,他管我母亲叫表婶,说我母亲是最讲信用的人。
网络配图
又过了一年,我上学了。我上学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母亲却看的很重很重,这事却警醒着我的一生。那年我在学校偷了两根粉笔,回到家里教给我弟弟在门板上做算术题。有一次老师家访,看到门板上的粉笔字,问我哪来的粉笔,被我母亲知道是偷老师的,让我当面给老师下了跪。老师走后,母亲狠狠的打了我一顿。打后,母亲如泣如诉,她说:“穷不做贼,困不乱睡,如果让你养成习惯,那是妈在害你,不是妈心狠非要打你,是为了让你成人。”母亲这番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我8岁的那年,弟弟才4岁。那一年有一件很痛很痛的事,当时母亲撕心裂肺的痛哭,至今让我刻骨铭心。家里实在是太难了,我幺爹(即幺叔)在官渡街当街长,他做母亲工作要把弟弟送给官渡街一闵姓家里当儿子,这样弟弟就能吃饱饭,多读书,有商品粮户口长大了还能安排工作。母亲动了心,以不改姓为条件同意闵家领养。到了领养那一天,闵家已将弟弟抱走了一里路,母亲又疯了般追上去,将弟弟“夺”了回来,到家后全家人抱头痛哭,母亲哭着说:“每个娃都是妈身上的肉,再苦再难也不能骨肉分离,从今往后即便妈讨米,妈的儿女也不送人。”为此事,母亲年岁大了还毎每提起,每提起一次就伤心一次,直到离世的前夕还在自责。
网络配图
我们年龄稍大后,读书成了母亲最难最难的事。为了我们小兄弟俩读书,母亲让三姐、小姐都只读了三年书,然后辍学回家放牛挣工分供我们读书。有一年,邻居家读书后参加工作的姑娘回家看望父母,路过我们家坐了一会儿,客人走后,母亲触景生情,喃喃自语:“不是我偏心不让女儿读书,我太难了,妈对不起女儿。”可见妈有多难。为了交学费,家里五年都沒有杀年猪,每年都把养的猪卖了凑钱供我们上学。母亲经常说:“养儿不读书,好比养头猪。”还说:“书中有金钱,书中有前程,书中有美妻,书中有田地。”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们读书是母亲铁了心的事情。
母爱是伟大的,艰难困苦中的母爱更伟大!回想起这些点点滳滴,母亲对我们儿女真是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写此短文,献给我的慈母,权当儿女对母亲生日的祝福!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