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日,一位花季少女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误吞至腹中,好在经过医生的巧手施治最终化险为夷。
“医生、医生,不好啦,我家孩子刚才不小心把一支水银温度计吞到肚子里了,请你们赶快想想办法帮忙取出来呀......”一天深夜,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突然传来急切的呼喊声,几位家属搀扶着一位2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来到抢救室,请医生帮忙取出她误吞的温度计。
当班医生询问事情经过后丝毫不敢大意,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完善相关检查,同时通知普外科、麻醉科、胃镜室等临床科室业务骨干紧急会诊。会诊专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认为这支水银温度计目前仍然横置在患者胃体内,幸运的是尚未发生水银外溢而致患者汞中毒,但应尽快手术取出。
诊断明确后,会诊专家建议运用电子胃镜从患者口腔进入胃内,把体温计“抓住”以后再慢慢退出。该方案的最大好处是不用实施开腹手术,避免了相应的手术风险,也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但该方案对胃镜操作人员的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大,如果稍有偏差可能发生体温计破裂而致患者汞中毒情况的发生。
面对这个年轻的生命,胃镜室主任甘玉荣没有丝毫犹豫,她主动要求完成这项技术操作。随后,在普外科、麻醉科等临床科室的紧密配合下,甘玉荣主任熟练操作电子胃镜,仅用时约5分钟就将这枚长11厘米的水银温度计从患者胃内完整取出,此时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及陪护家属才长舒了一口气。随后经24小时的留院观察,患者没有出现其它身体不适,遂离院返回。
据悉,一支水银体温计含汞约1克,打碎后外泄的汞被人体吸入可引发汞中毒,造成器官组织及神经系统的损伤。甘玉荣主任提醒,水银体温计是易碎物品,日常使用应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如果不慎打碎应立即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水银浓度,同时戴上口罩、手套用薄纸片将水银收集在一起,放到密闭的塑料袋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家中备有硫磺粉可以撒在水银上面,使二者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汞以降低汞中毒的风险。一旦发生误吞或接触皮肤破溃的地方应立即送医,以免造成健康危害。(李世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