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有青峰、阳日湾和竹山等3条断裂带,地质环境脆弱,因电站蓄水泄洪、道路建设削山填谷、工业园区和居民点集中安置场坪高切坡等建设,诱发滑坡、岩崩等地灾点近千处。
近年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断完善五个“全覆盖”(核查、预案、演练、宣传、巡查)、五个“第一时间”(预警、到场、研判、撤离、整改)管理机制,将地灾隐患点基本情况、防灾预案、监管责任及联系方式立牌公示,压实乡镇地灾防治“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责任,为地灾防治“专群结合、群测群防”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做实灾情成因及危害程度研判,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更好地开展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本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工作要求,整合本部门中坚力量,成立突发地灾抢险救援应急处置工作队,按照“灾情研判、巡查排查、现场处置、后勤保障、舆情管控”等方面责任要求,将工作队细分为五个分队,明确各自职责:灾情研判分队负责组织气象地质专家结合天气形势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进行会商研判,及早发布天气变化和地质灾情预警预报,及时为现场抢险救援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参考服务;巡查排查分队在灾情发生时,开展巡查排查和应急调查,为政府抢险救灾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现场处置分队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应急预案,会商应急救援措施;后勤保障分队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或责任主体,在受灾群众撤离至安全地点后,做好后勤、医疗、环境保障工作,确保撤离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舆情管控分队负责收集抗灾救灾进展状态和相关舆情分析,按程序逐级审核上报信息,并组织策划重大信息对外发布工作。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邀请消防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开展应急救援实战演练,组织工作队分片区开展地灾防治工作拉练活动,增强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石濡华 罗鑫 王小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