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堰市人民医院
十堰人医成功实施“可消失”的心脏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治疗迈入“无痕”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25-08-04 16:06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何雨玲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秦洪涛 通讯员 马婷婷 沈俊 报道: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冠脉介入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这标志着代表着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沿理念的“介入无植入”新技术——生物可吸收支架,正式成为该院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常规项目,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更先进、更人性化的治疗“心”希望。

日前,31岁的黄先生(化名)在运动时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休息片刻后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年纪轻轻就出现此症状,令其无比担忧。为查明原因,他当即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就诊。冠脉CTA检查结果提示:前降支存在重度狭窄。面对可能需要植入永久性金属支架的传统方案,年轻的黄先生顾虑重重,体内永久存留金属异物,未来生活是否会受限?

了解到“生物可吸收支架”这一前沿技术后,黄先生怀揣希望来到该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赵继先主任医师的门诊寻求帮助。

“随着‘介入无植入’理念在冠心病治疗领域的深入,冠脉介入技术不断革新。”赵继先主任介绍:“相较于传统金属支架永久留存体内,生物可吸收支架为患者,特别是对金属过敏、担忧长期异物影响或需保留后续治疗空间的年轻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选择。”经过对黄先生病情及CTA图像的全面细致评估,赵继先主任确认他符合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植入条件,这无疑为黄先生一家点亮了新的曙光。

在完善周密的术前准备后,由沈俊博士和张焕鑫博士领衔的冠脉介入团队,为黄先生实施了手术。术中,团队精准操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血管内超声(IVUS)精准定位病变,顺利完成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并成功植入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手术过程流畅高效,术后复查显示支架贴壁完美,原狭窄病变完全解除,血管恢复了自然形态。

"没想到三天就能出院!"术后,黄先生胸痛症状迅速缓解,家属激动不已:"谢谢你们,他终于放下了心理负担,可以不用一辈子带着金属支架了。"

据沈俊博士介绍,生物可吸收支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新一代技术突破。它采用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在植入后的2-3年内,会像“可溶解的桥梁”一样,在完成支撑血管、防止其再次狭窄的“使命”后,逐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自然代谢吸收,真正实现了“血管无残留、功能再恢复” 的突破性目标。这避免了传统金属支架永久存留体内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以及需要长期维护,达到了冠脉介入治疗追求“微创、无痕” 的理想效果。

赵继先主任强调,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虽优势明显,但目前只适用于血管弹性较好、钙化不严重、病变相对局限(血管大小均一、头尾落差小)且植入部位无较大分支血管的冠心病患者。尤其适合像黄先生这样对未来生活质量要求高、希望避免终身携带金属支架的年轻患者。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被业界誉为冠脉介入领域的“第四次革命”。

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该院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不仅为本地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国际前沿的治疗选择,也彰显了医院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实力与担当。未来,十堰市人民医院将继续推进该项技术的规范化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无痕”的“心”希望。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