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潘口乡龙王沟村的胡家垭子,提起薛光富,村民们总会笑着说:“那可是咱村最亮的‘卫生星’!”年近花甲的他,脸上沟壑里藏着岁月的痕迹,眼里却始终闪着一股子较真的劲儿。这股劲儿,在他返乡后,全用在了一件事上——把家乡的环境卫生拾掇得亮堂堂。
刚回村时,薛光富看着村里有些地方堆着杂物、路边长着杂草,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好日子不光要兜里有钱,更得住得舒坦。”他跟老伴合计着,先从自家院子下手。那段时间,每天天刚蒙蒙亮,村民们就能看到薛光富拿着扫帚、拎着水桶在院里忙活。墙角的蛛网被仔细扫净,窗台的灰尘被反复擦拭,连院角的柴火都码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没过几天,他家房前屋后就变得窗明几净,连石板路上的青苔都被刷洗得露出了本色。
可薛光富没止步于“自扫门前雪”。他瞅着村口那块公共空地常年堆着垃圾,便拉上老伴推着手推车,一筐一筐往村外运。盛夏的日头毒辣,汗水顺着他的脊梁往下淌,浸透了蓝布褂子,可他抹把脸继续干。有村民路过打趣:“光富哥,这又不是你家的地,犯得着这么卖力?”他直起腰笑笑:“这地是咱大家伙儿的,干净了谁看着不舒心?”
他的较真劲儿像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胡家垭子荡开了圈圈涟漪。看到薛光富夫妇天天为公共区域的卫生忙碌,18户村民心里渐渐热了起来。有人主动拿起扫帚加入清扫队伍,有人把堆在路边的柴火搬回了家,还有人找来铁锹平整坑洼的路面。薛光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干脆在村里带头搞起了“环境卫生评比”,谁家院子收拾得好,他就带着大家去“参观学习”,还把自家种的蔬菜当成“奖品”送过去。
更让人佩服的是,薛光富夫妇盯上了村头那块闲置的公共空地。“光干净还不够,得有点生气。”他们翻地、施肥,种上了桃树、梨树、樱桃树。春到人间时,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挤挤挨挨地开满枝头,风一吹,花瓣簌簌落下,像下了场香雪。过往的游客忍不住停车止步,对着这片花海拍个不停,嘴里念叨着:“这村子,比城里的公园还美!”
如今的胡家垭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脏乱差”的模样。石板路干干净净,家家户户的院墙上爬着牵牛花,村口的果树下还摆上了石桌石凳,成了村民聊天歇脚的好去处。这一切变化的背后,离不开薛光富的无私付出和引领带动。
他用扫帚扫出了乡村的整洁,用汗水浇灌出家园的美丽,更用行动唤醒了左邻右舍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薛光富用最朴素的坚持证明:一颗“卫生星”,也能点亮美丽乡村之光。(覃世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