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山研究
百亩粉黛+千绣花海——上庸鲜花镇的引流密码
发布时间: 2025-10-09 17:03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卢波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国庆期间,地处圣水湖畔的上庸镇以“百亩粉黛浪漫登场,万盆鲜花扮靓十一”爆火全网。人民网、新华网、湖北卫视及湖北日报客户端等省、市、县级媒体编发后,实现浏览量达100万+。百亩粉黛花海+万盆菊花展和千绣花海“高颜值”引流,实现假期首日客流量超5000人,游客人均消费增幅(同比)30%,整个秋季(超3个月)打破“花期短”限制,实现从“短期流量”到“长期留客”的突破。高端民宿、星空露营、特色餐饮、路亚舟钓、花卉交易、鲜花茶饮等业态升级和“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带来的“流量转消费”和留量价值变现。

颜值引流:粉黛花海成“流量密码”

金秋十月,上庸镇鱼岭2号隧道出口处的百亩粉黛进入盛花期,翠绿叶片托举的粉紫色花穗如“粉色云海”般随风摇曳,勾勒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秋日浪漫画卷。这一独特景观迅速吸引周边省市游客慕名而来,河南游客苏娟特意携带汉服与友人组团打卡,直言“风景超出预期”;游客王晓琪则被“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与绚丽花海”打动,称“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流连忘返”。

颜值引流是破局的“敲门砖”,却绝非成功的全部。鲜花小镇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强传播力的视觉符号——百亩粉黛的浪漫意境精准契合当代人对诗意休闲的需求,搭配国庆主题花卉装置与风车景观,形成“步步皆可拍”的场景矩阵。“高颜值+强仪式感”的组合,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传播者”,形成“打卡即传播”的宣传效应。

内容留客:多元活动延长体验链条

为避免“游客拍照即走”的短期流量,上庸镇围绕“秋花映月、锦绣上庸”主题,设计了八大沉浸式活动,将“赏花”单一体验拓展为“多感官、多场景”的消费链条。在文化体验层面,川剧变脸、传统舞蹈《相思谣》、魔术表演《见证奇迹》轮番上演,上庸滚龙、划旱船等非遗民俗表演更让游客感受地域文化魅力;在互动参与层面,万盆菊花造型展、千绣花海音乐沙龙、汉服体验等活动,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年轻人可参与音乐沙龙、拍摄古风大片,家庭游客能带着孩子观赏菊花造型、了解花卉知识。在服务环节,全镇干部身穿红马甲,人人都是景点打卡引流员,个个都是文旅推荐官的热情,让浓浓的家乡味和家乡情贯穿整条文旅链。

更关键的是,小镇将活动周期延伸至“整个秋季”,而非局限于国庆假期,通过“长效活动+季节景观”的组合,打破“花期短、客流断”的局限,引导游客从“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为后续消费转化创造空间。

业态变现:从“赏花”到“全产业链”激活留量价值

流量能否转化为留量,核心在于是否有匹配的消费场景支撑。上庸镇以“花”为媒,持续完善文旅业态,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同时布局高端民宿与星空露营地,满足游客“夜宿花海”的需求;推出鲜花茶饮等特色美食,将“花元素”融入味觉体验;消费端,建设花卉苗木交易市场与花卉萃取车间,开发鲜花衍生品,让游客能将“花海记忆”转化为实物商品;探索“赏花+赛事+研学+康养”模式,通过路亚舟钓赛事吸引户外运动爱好者,借助花卉研学课程对接亲子与教育群体,以康养项目拓展中老年客群。

这种“不止于赏花”的业态升级,本质是将“短暂的花期吸引力”转化为“长期的产业竞争力”。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开心’,更要让上庸鲜花小镇的‘美景’变成‘美业’,让流量沉淀为留量。”数据显示,10月1日累计至8日,上庸镇车流量2.23万车次,人流量10.91万人次。全镇累计消费收入112.35万元,游客人均消费较去年同期提升30%,游客不仅“花钱住”,还能“花钱买(衍生品)、花钱玩(特色项目)”,部分游客因多元体验选择“二次复游”,印证了“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转化的成效。

(作者:上庸镇党委书记  李容)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