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报
秋天里的思念
来源:竹山新闻报 编辑:张 媛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又是冷的秋,又是秋的凉,心里藏的伤,如何才能忘……”走在街头,当马天宇的《只欠秋天》的歌曲再次从耳畔传来的时候,我知道那是秋天来了。就这样,一首歌曲把我的思绪带回到22年前的秋天。

那个秋天,万物凋零,大雨纷飞,爷爷因为担心村民们的安全,冒雨走访检查村里烤烟炉子的搭建情况而被意外塌伤离开了人间。自此,老天连续下了7天7夜的大雨,仿佛天在哭泣,人也在哭泣,附近的老百姓都来悼念,痛惜他的离去…… 

记忆中,我的爷爷“爱管闲事”,各家矛盾纠纷、子女教育问题,爷爷都爱去帮忙解决。那个年代,农村闭塞,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所以很多思想比较守旧。特别是有长女的家庭,父母大多早早地让女娃辍学打工,爷爷就去说服别人,越是女孩子,越要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将来才有出路。还有的家庭内部矛盾时有发生,爷爷就会化身“和事佬”,耐心地给邻里讲道理,告诉他们不要计较,要学会包容和沟通。

我的爷爷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勤于动脑动手,干成了很多事。他种植香菇木耳、办砖瓦厂、经营烤烟基地、养牛养羊……因此我们家在当时当地非常兴旺,爷爷经常被评为“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每当看到爷爷在田间地头辛勤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他老人家一片苦心!

古语有云:一个人灵魂最高贵的地方就是对待弱者也有一颗悲悯之心。小时候,我家里有三四位孤寡老人,我叫他们寡大伯、寡二伯……都是无儿无女无人过问的老人,爷爷便把他们收留在家,待他们如同亲人一样,这也给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我记得年纪最小的一位哑巴伯伯叫夏召全,他原本是我奶奶娘家侄子,因为父母去世,生活难以自理,爷爷把他从陕西白河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接到家里,一住就是30余年。爷爷去世后,我的爸爸一直继续把哑巴伯伯们赡养着,再到如今我们这一代,我和弟弟也常常回老家福利院看望在世的一位孤寡哑巴老人夏老伯,并经常为他添置衣物和营养品,像亲大伯一样对待他。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相信在爷爷良好家风、大爱大善精神的引领下,一定会给他的后代子孙带来好福气。我一定会追随爷爷的足迹,将向上向善的好家风传承下去!

(吴  卉 作者单位:竹山县委统战部)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