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听竹山
听竹山丨老家二三事
发布时间: 2025-10-10 09:17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芳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老家二三事

作者:胡光凯

 

南山脚下的故土,承载着我最绵长的思念。父母离世多年,那几间土墙瓦房早已斑驳,墙皮剥落处露出岁月的沧桑,青瓦上密布的苔藓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每一道裂痕、每一片砖瓦,都镌刻着他们生活过的痕迹,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昔,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涌上心头。 

每逢闲暇的双休与节假日,我便不由自主地踏上归途,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小住几日。老家有我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孩子大多外出打工,而他们自己,却年复一年守着这片土地,延续着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

大姐嫁到邻近的小村落,含辛茹苦养育了六个子女。女儿们远嫁江苏等地,儿子们也都在外漂泊讨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十多年前,大姐因先天性血管瘤,加之高血压,引发脑血管破裂。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时,几个外甥女一度犹豫,甚至想放弃治疗。是我和大外甥坚持,又拉着其他几个外甥,共同凑钱承担了治疗费用。许是老天眷顾,如今七十多岁的大姐,身子骨硬朗得很,放牛、喂猪、干农活,样样不落下,那股子精气神,丝毫不输年轻人。

兄弟中的老三,我们都唤他小哥,如今也已七十岁。他年轻时怀揣诗人、画家的梦想,挑着竹器工具走街串巷,一边编织竹器,一边抽空作画、写诗。这份浪漫差点耽误了终身大事,所幸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好篾匠。如今,小哥放下了篾匠活,专心侍弄着十多亩田地。农忙时节,他从早到晚忙碌于收菜籽、割小麦之间。小哥两任妻子都因病早早离世,两个女儿远嫁他乡,儿子在东北当了十多年兵。我给他买了个蓝牙小音箱,他干活时总爱放京剧《智取威虎山》,“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激昂的唱词,日复一日地回荡在田间地头,仿佛跟着这调儿,再苦再累都能咬牙坚持。

四哥几个女儿远嫁外地,儿子在广东打工,他却一年四季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土地上,是乡邻们公认的“好把式”。他家的田地里总是不见一根杂草,田边地头也收拾得井井有条。他常念叨:“女人的鞋边,男人的地边。看女人针线活咋样,瞧鞋边就知道;看男人会不会种地,去田边地头转一圈便清楚。”或许是除了劳作别无爱好,喝酒成了他唯一的消遣,一天三顿,顿顿半斤。久而久之,麻烦找上门来,七年前他突感食道不适,一查竟是食道癌中晚期。我在手术室外焦急地守候了四五个小时,直到医生宣布手术成功,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出院后,他虽减少了耕种面积,却始终舍不得彻底放下锄头。我总劝他:“地少种点,后续医药费、生活上有难处,我帮你!”他嘴上应着,手里的农活却从未停歇。

大哥心态豁达乐观。侄子在广东开了公司,还自称董事长兼总经理,可自公司成立以来,几乎没给大哥拿过钱。大嫂子十多年来一直在广东带孙子孙女,大哥一个人留守老家,靠着每月一千多的五七工养老金,自己种粮种菜,倒也知足常乐。闲暇时,他总爱喝上几杯小酒,酒后常笑骂儿子:“啥董事长、总经理,一年到头也不给老子寄一分钱,还让你妈在广东带娃,把我一个人扔老家……”骂声里,满是对儿子的牵挂与无奈。

哥哥姐姐们日子过得艰辛,却从未听他们抱怨过半句生活的苦。反倒是我每次回老家,他们总念叨我没在他们家多吃几顿饭。这几个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都比我年长许多,在他们身边,我既像弟弟,又像被疼爱的孩子。在老家,我更多时候是在其他亲堂兄弟姐妹家吃饭。老家还有十多户亲戚,每个双休节假日回去,挨家挨户拜访,总能吃上一圈热乎饭,感受浓浓的亲情。

每次回老家,我都爱帮着干点农活,和他们唠唠家常,听些家长里短。我还常和妻子漫步在田间地头、森林溪边,晒晒太阳,吹吹风。受我们影响,已经工作的儿子,节假日也会从市里赶回来,陪伯伯、叔叔婶婶住上几天。

冰心曾说:“故乡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若你有空,一定要来我老家看看。这里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宁静,能感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的农忙。体验一回农事,尝尝老家的竹笋炒腊肉、土豆炖母鸡,再抿几口老酒。你就会懂,生活虽有苦,可这苦里掺着的甜,都藏在故乡的烟火气里,藏在亲人的笑容和唠叨中,那是岁月馈赠的最珍贵的礼物。

(注:本文插图均由AI生成。)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胡光凯,男,汉族,曾用名山晓、晓凯,1971年生,现任竹山县水利工程移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炎黄春秋》《知音》《湖北日报》等全国多家知名报刊发表新闻纪实类作品,部分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报刊转载。其作品《深河野人之谜》获金陵杯全国报告文学大奖赛二等奖。

 

朗读者:

夏甜甜,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15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