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
【十星好人】孙维国:耕读传家六十载 墨香浸润乡邻心
发布时间: 2025-10-15 14:37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曾静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在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4组,62岁的孙维国是个“矛盾又和谐”的存在:他皮肤黝黑、手掌布满厚茧,扛锄头下田的模样是地道庄稼汉,可一坐在堂屋书桌前,挥毫泼墨时笔尖游走、墨香四溢,又透着文人的沉浸与专注。六十载光阴里,他在农耕与笔墨间找到平衡,把对书法的热爱,活成了照亮自己、温暖乡邻的光。

泥地为纸,木炭作笔,贫寒里的书法梦

孙维国的书法启蒙,藏在窘迫的生活里。他出生于普通农户,兄弟姐妹多,日子拮据。小学未毕业,看着父母操劳的背影,他主动放下书包扛起家计——插秧、砍柴、喂猪,农活儿样样精通。农闲时,邻居家孩子想学写字却没老师教,孙维国便利用自己琢磨出的“泥地练字法”,带着孩子们在院子软泥上,用烧剩的木炭一笔一划教写简单的字,还把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旧书报,分享给孩子们看上面的字迹,给他们讲字里的故事。

那时纸笔墨是“奢侈品”,孙维国便自己创造条件。春天,院子里的软泥成了他的纸,烧剩的木炭是笔,写满了就用脚蹭掉重写。为学规范写法,他不仅自己请教专业老师、书画名家,还把学到的技巧,再耐心教给村里的孩子。在别人享受午后阳光,漫步林荫,消遣休闲时光的时候,他一边坚持自己练字,一边带着孩子们在“泥纸木炭笔”的世界里,叩开书法的小小门缝。

寒来暑往,他的手上磨出握锄头的茧,也练出握毛笔的茧,田间庄稼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写满的旧书旧报堆了整整一大屋,泛黄纸页上的密密麻麻,不仅是对书法的执着,也印刻着他对乡邻孩子的那份热心。

十年磨一字,墨香里的较真劲儿

孙维国的书桌上,常年放着卷边的《兰亭序》字帖和厚摞临摹作品。“《兰亭序》的笔法太妙,值得琢磨一辈子。”临摹《兰亭序》是他坚持二十多年的习惯,每天再忙也要写几页。曾为练“之”字的捺画,他专门用本子写了上千遍,直到手指发酸才找到感觉。有村民家因对脱贫没信心,日子过得没精打采,孙维国知道后,特意为他家写了“勤能补拙,脱贫有我”的字幅,送去时还跟村民聊自己练字的坚持,鼓励他只要肯努力,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这份“较真”,在他为村委会写“精气神”三字时体现得淋漓尽致。2018年村里推进精准脱贫,村干部昼夜走访、村民干劲十足,孙维国想写幅字表支持,思来想去选定“精气神”——既显干部干劲,也含村民脱贫信心。

可这三个字,他写了十天。他每天写几十遍,不满意就撕掉,纸篓里的废稿堆成小山。第十天清晨,他磨好墨平复心情,落笔时“精”字结构匀称、“气”字舒展流畅、“神”字收笔沉稳。这幅字送到村委会时,村干部感慨:“孙大爷写的不仅是字,更是咱们村脱贫的一股子劲儿!”

凭借这份较真,他的作品渐渐有了名气,多次参加竹山县书法比赛和展览,2019年加入县书法协会,后被评为“优秀会员”。他把证书放在书桌显眼处,不是炫耀,而是对几十年坚持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激励。

墨香传乡邻,文化扎根乡土间

“自己写得好不算啥,得让更多人爱上书法。”孙维国常说。在他眼里,书法是传统文化瑰宝,该走进乡邻生活,在孩子心里种下种子。

2025年暑假,村里开办爱心托管班,缺书法老师,孙维国主动上门义务授课。课堂上,他从握笔到笔画循序渐进地教。他教孩子从握笔坐姿学起,“指实掌虚腕平”,孩子姿势不对,他就蹲下身捏着小手调整,临摹时逐个点评,从不敷衍。在孙维国看来,传统文化是一块瑰宝,必须有人传承。为此,孙维国经常在村里“瞄” 那些书法的好苗子,主动召集孩子们观摩书画,手把手教授,真心希望传统文化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逢年过节是他最忙的时候。腊月二十起,乡邻们纷纷来请他写春联,他提前磨好墨、裁好红纸,谁来都笑着答应。乡亲们想给笔墨钱,他坚决不收:“乡里乡亲的,写春联是热闹事,要钱就生分了。”一年除夕前,邻村张大妈冒雪来求春联,说孩子回来过年想添喜气,他冒严寒写完,看着张大妈满意离开,心里暖暖的。这些年,龙井村家家户户的门框上,几乎都贴过他写的春联,红纸上的墨字,写满了他的热心肠。

夕阳下,孙维国常坐在院子里,摩挲着用了十几年的毛笔,看着远处田野。田埂脚印藏着他对土地的深情,书桌上的墨痕承载着对书法的热爱,更印刻着他为乡邻服务的点点滴滴。他是耕耘生活的农民,也是传承文化、乐于助人的“先生”,六十载岁月,把平凡日子过成墨香诗行,让“耕读传家”与“助人暖心”的种子在龙井村代代相传。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