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从衣食住行看发展
发布时间: 2018-09-04 11:25 来源: 编辑: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从衣食住行看发展

——谨以此文纪念我县改革开放四十年

谢心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四十年来,我县跟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人们感受最深、最直接的就体现在吃、穿、住、行上。

吃,是人们生存的第一需求。四十年前,能填饱肚子曾经是每个人最大的奢望。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这代人吃过食堂,吃过草根,甚至吃过观音土,浮肿是人们最常见的疾病。后来,人们生活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城乡居民每月都实行食油定量制度,买肉买油、买米买面,几乎买什么都要票。所以,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不然就会寅吃卯粮,或饿肚子。现在人们收入增加了,各类物质也非常丰富,基本上是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在计划经济时期,最最吃香的不是公务员,也不是国家干部,而是各行各业的营业员,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票物交换的权利,以致很多人都削尖脑袋往里钻。

穿,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裹体就行。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可在那个时候没有条件追求美,一个人一年的布票就一丈多一点,既要做衣服,还要缝被子。于是,便出现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还有什么“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之说——就是家里如果有一群孩子,老大可以穿新衣服,老大穿不了了,再给弟弟妹妹穿。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就两套衣服,上队劳动便舍不得穿。只好穿外公或父亲的衣服,可是又长又破,都不好意思往人堆里站。那时候的服装颜色也很单调,就黑、白、黄、蓝那几种。我家的布票不够用,母亲就把尼龙口袋染了缝裤子,还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现在市场上各类服饰应有尽有,花色品种也全,从普通百姓开始,没有人再买布料做衣服,穿的都是成品货,曾经受宠的缝纫机也失去了市场。

住,在改革开放前,只要能遮风挡雨就行。那时候的国家干部,恐怕只有县团级以上,家庭成员每人才能住上10平米的房子,老百姓住的大都是“干打垒”,不但阴冷潮湿,而且卫生条件极差。记得我刚进城的时候,县城规模还不及现在中等乡镇大,这些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花园式的居民小区遍布城镇,小区内的多层高楼错落有致,一栋栋电梯房拔地而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城乡规划搬迁房、棚户区改造房大片建设。现在城镇居民住房面积达到了20 至30平米,并且大都是高大宽敞明亮的楼房,电磁炉、微波炉、液化气得到普及,早就取代了煤球炉、柴火灶。 

行,在20世纪前,去近的地方靠腿,远的能骑辆自行车就不错了。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从民主到柳林,要翻山越岭40多公里,两年(那时高中实行“两年制”)时间差点没能坚持下来。改革开放后,竹山的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城区已基本形成“四纵八横两环”的道路骨架,人们迈步于小城街头,宽阔的马路一眼望不到边,并且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通往乡村的公路也增加了密度,提高了等级,村组公路入院达户,还开通了城乡公交。原来就一条低等级公路通往外界,现在有了鲍竹路、竹十路,还有了高速路,四通八达的路网已基本形成。八十年代初,人们多为书信通讯,一封信单程投递省内须3天,国内须7天,国外须10天—15天。90年代,居民通讯是书信、电话并用,那时,接通长途电话须10分钟(到邮局打,通过几个总机转),打完一个长途须20—30分钟(经常有线路中断、信号不好等问题),难度可想而知。现在好了,通讯手段主要使用电子设备,工人、农民、学生都用上了手机,足不出户,一分钟就能接通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的电话,双方还可以通过视频交流,语言、文字、图像都很清晰。

当然,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还远不止这些,这里我要由衷地说一句,这是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民政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现在,党的十九大又为我们描绘了更加宏伟的蓝图,随着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