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允昌 李昌
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在我市方兴未艾,亟待开发,其风险极小,其展贷、引存市场广阔,其效益极其可观。
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与小额农贷、助学贷款一样,也是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贷款形式。我们所说的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是广义的,是指向由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负担的在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发放的有具体用途的人民币小额信用贷款。
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的迅猛发展、城镇金融竞争不断加剧等金融形势的变化,推行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势在必行。
一、推行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是金融竞争的大势所趋。
金融竞争其实质是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因此,针对特定的客户资源,适时推出信贷服务的新品种,抢占发展的先机是赢得客户、赢得竞争的制胜法宝。正是如此,历经成熟发展的国内外商业银行不断地开拓经营新领域。对于公务员贷款,因其收入提高较快,收入稳定,是风险低的“优质客户”,在国外,美国、英国等国家早已开办公务员贷款业务,美国还成立了公务员信贷联盟(Government Employee CrdeitUnion)为公务员提供优惠方便的信贷服务,以支持公务员贷款。我国自去年以来公务员贷款也已是风起云涌。如中国工商银行衢州市分行去年8月推出“公务员信用贷款”,规定在职国家公务员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5万元。今年5月底,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也推出了公务员“信用贷款”业务:凡55岁以下的深圳公务员和教师,均可凭个人身份证和教师、公务员的工作证,直接在该行办理贷款业务。贷款用途为汽车消费和住房装修,金额与职务和职称相对应,最低信贷额5万元,最高30万元。今年7月交通银行杭州分行为杭州地区(含省级机关)公务员制发“太平洋公务员卡”,持卡者无需担保便可享受最高额度20万元、最长期限一年的信用贷款。还有中国银行、长沙市商业银行等等许多商业银行都开办了不同名目的公务员贷款。这些发展动向告诉我们推行公务员贷款不容迟疑。
二、推行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是解决“公务员族”“贷款难”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在农村推行农村信用工程,基本解决了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在城镇我们积极改善服务方式,或实行贷款营销,或开办金融超市,基本解决了城镇容易提供担保抵押的经营者贷款难的问题。尽管各种贷款方式都没把公务员贷款排除在外,但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大多数碍于“面子”,不愿托人担保、不愿以自己的财产“过户”抵押,还有的怕手续麻烦,放不下“身价”到处低眉顺目找人办事,因此,公务员贷款一直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近年来,按照“年青化、知识化、科学化”的要求,公务员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管理职能不断细化,机构不断完备,公务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一大批年青的公务员在购房、购车、购置家电、婚嫁等方面都有贷款需求,特别是随着利率下调到一般工薪阶层可接收的标准后,公务员族普遍认为“宁背明帐不背人情帐”,要求方便、保密、快捷取得贷款的呼声更加高涨。因此解决公务员贷款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三、推行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是信用社业务拓展的需要。
信用社脱钩后,中央按照金融一盘棋规划,多次明确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就是“三农”。这是针对当前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还相对落后、农民还比较贫困,急需金融配套服务的现状下作出的正确决策。因此,信用社在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下,应全力做好支持“三农”发展的工作。但是,近两年的支农实践已经证明,“三农”支资金的需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这是因为一是大多数农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几百元的投入已经不再依靠贷款解决;二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没有持久的、可靠的、稳定的项目,许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都陷入了政府调种——市场跌价——农民弃种的怪圈。“物贱伤农”使农民怕贷、怕发展;三是农村消费性贷款因农民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如不是迫不得已一般不会依靠贷款“背息”来解决。以全市第一信用镇-----竹山县宝丰镇为例,2002年该镇被评为信用镇时为占全镇80%的农户即8500户授信1600万元,因是样板镇,联社以调剂资金完全满足农户贷款需求,虽赶上全镇性黄姜产业结构调整,但该镇贷款增长1200万元后,今年以来累放、累收月月基本平衡,贷款总额没有新突破,贷款状况处于暂时的“饱合状态”。这就是说,在一定时期、一定的农村区域内,农民的资金需求是有限的。当支农达到这个限度时,不能说信用社业务发展也因此而停滞。信用社要发展就不能机械的、狭隘的理解支农,一味地在农村农户中守株待兔,而是要以支持“三农”为基础,多辟溪径,寻求广大农村更宽泛的服务对象,拓展业务领域,促进信用社不断了发展壮大。
四、推行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是防化金融风险的需要。
金融风险,尤其是信贷资产风险,关系金融业生死存亡。信贷风险的形成的原因对于借款人来说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借款人丧失偿还能力,二是借款人失信,三是借款人消失恶意逃废债。而公务员小额贷款有此三个方面的可能性都最小。这是因为一是公务员收入稳定,有可靠的还款来源。公务员有固定的编制,工资一般都纳入了财政预算,由财政按月固定拨付,预期收入可控性较强,且公务员工资呈不断上涨趋势,具备完全偿还能力,还本付息有直接保障;二是公务员在社会各阶层中,社会地位较高,自我优越感强,重身份、重面情,自我约束力强,且深知失信将使自己陷入孤立的被动境地,在单位难以立足,得不偿失,因此极力守信,个人信用有保障;三是公务员工作相对固定,没有因借款人流动而带来的风险。公务员阶层中能力相对较强,上进心强,对前途充满希望,多全身心地投入拼打事业,加之国家没有公务员买断身份的规定,如无特殊原因,流动的可能性较小,尤其是中年以上公务员一般都成家立业、事业有成,盲目弃职的可能性更小,贷款的安全性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