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潘口河村党支部书记周兴华
10年前,潘口乡潘口河村人均纯收入仅有508元,人均粮食产量只有78公斤。到2004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就增为了1559元,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46公斤,村上也连续多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这些变化正如干部群众反映的那样,多亏了县十五届人大代表,现任村书记周兴华同志。
1997年春,周兴华担任了潘口河村支部书记。他上任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找穷根,寻富路,并把发展中药材和林果经济做为了兴村富民的首选项目。周兴华带领村干部向信用社贷,向亲朋好友借,筹措资金1.2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60亩干鲜果示范基地,第二年就取得成效,获纯收入6000多元。2001年,周兴华又瞄准市场走向,率先在全村建起了20亩以芍药、牡丹为主的中药材。年底,当浙江温州老板来周兴华家收购时,村民们都看到了希望,都开始在自家田地里种上了中药材。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后,周兴华又不失时机地组织村民们发展起集中连片地规模种植。2002年,全村规模种植的中药材就有600多亩。四年来,中药材收入已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周兴华抓药材和林果经济,不仅为着个人致富,而最主要的是用自己的示范,带领群众致富。几年来,周兴华经常上门为村民义务服务,指导群众发展药材、林果产业。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先后有30多家农户兴起了药材、林果产业,而且这些农户家家都有了彩电,子女也无弃学辍学现象,有5户还盖起了小楼房。 (张艳飞 李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