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本双
据《十堰日报》载,1995年从房县桥上林特高中毕业高考落榜生戚祖斌,他回到家乡后,落榜不失志,利用在学校掌握的中药材种植技术,苦钻科技,在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上探索种植绞股蓝,且一举成功。如今他以发展绞股蓝70多亩,建起了绞股蓝繁育基地和加工厂,兴建了农家乐,年收入10多万 元。2002年,他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3年被推荐为“湖北省乡土拔尖人才”。像戚祖斌这样的高考落榜生回乡艰苦创业,并取得成功的事例的确很多,我们应该大力鼓励高考落榜生回乡创业。
“回来一名高中生,增加一个小康户”,这是现实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对落榜青年立志创业的充分肯定。寒窗苦读,考上大学,固然可喜可贺。但对于有志气有文化的落榜青年来说,照样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高中生已经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况且,现在各地已把培育农村广大人才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除把已有的民营业主、产业大户等吸收为乡土人才跟踪培养外,还把高考落榜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各类乡土拔尖人才的重点培训对象。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结构调整的需要,组织和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的实用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为落榜青年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搭建 了平台。
落榜者要用平常心看待暂时的“失败”,让思维跳出自我的框框,换个角度看未来,千万不能一叶障目,应正视现实,走自学成才之路,走艰苦创业之路,不仅可以成为“小能人”、“土专家”、“田秀才”,还能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