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七旬癌症老人朱祥林公交车上求人“赐座”无人理的消息经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各大网站及报刊报道以后,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当我们看完这则消息,却不得不对 “人之初,性本善”这老祖宗对人性善恶所下的定义表示怀疑。在中国与世界走得最近的城市——上海的公交车上,乘客中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想必不多。究竟是后天道德教育的缺失,还是先天人性的卑劣使之面对七旬癌症患者的苦苦哀求视而不见呢?想必这世态炎凉、人性冷漠带给他心灵的创伤比肺癌的折磨更难以承受。其实,如此让人不寒而栗的冷漠和麻木在我们的新闻中已经屡屡出现。时代需要爱心,需要千千万万个象雷锋一样先人后己、甚至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人!
又是一年春风劲。 四十三年前的三月五号,毛主席亲手写下了“向雷锋学习”的题词。自此,“雷锋”就成了中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最大的“品牌”,成为几代人思想品德教育的“标杆”。现在,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落后思想正在慢慢滋生。但是,我们的思想不能转型、不能迷茫,中华民族沿续几千年的传统道德不能在不经意间受到现实残酷地嘲弄。
“向雷锋学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不是三月份才有的一种道德表现,它更是一种爱心呼唤,是人一生应该固守的道德准则。学习雷锋不仅仅是每年三月份来到街头和养老院,清扫一下马路、为老人搞一下义务劳动。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象雷锋一样不分时间、地点热烈跳动着的爱心:面对弱者自然而然伸出友爱的双手,面对危险义无反顾…… 只有当爱象溪流一样在大地上自然地流淌时,整个社会才会奏出和谐的旋律。(潘口乡人民政府 梁时存 李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