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用经济学的观点做事
发布时间: 2006-03-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李 尤

  在大学学习《经济学》的课堂上,老师曾经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假如家住武昌,工作在汉口,从家里出发到工作地需要转一次车,每天工作的报酬是四块八毛钱,武汉的非空调公交车是每人次一块二,试问这样的一份工作你愿意去吗?相信每个人都会算这笔帐,这里面每天的报酬和所需车费是相等的,而一天工作的付出到头来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回报。但我们又相信还是有人会去做这样的一份工作,他可以在投币的时候向司机赔笑说:“身上正好没有两毛零钱,下次一定补上。”于是小心翼翼的投入一块钱;还可以趁乱用极其敏捷的动作躲避司机的“法眼”,作贼似的少投两毛钱。这样下来,一天便可以赚得八毛钱。而事实上,这八毛钱并不是他真正的工作的回报,而是他赔笑、出卖道德的回报,工作的回报仍然为零。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这份工作本身,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很多人认为如果用经济学的观点去分析世上的所有事的话,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的冷冰冰,没有人情味,如果做任何事都必须符合经济学中有投入就必须要有回报这一原理才去做的话,那世界上岂不是没人会做善事了?而事实上,就做善事而言,的确是符合这一原理的。就拿我们所经常看到的很多名人做善事来看,他们的付出并不是没有回报的,比如说为他们赢得了更好的声誉,赢得了别人赞许与感谢的目光,从而内心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对于一些极少数真正做了善事而没有任何目的性的人来说,他获得的回报则是一种愉悦,一种为自己帮到了人而打心眼里高兴的愉悦,这种愉悦就是他做善事的动力,也是人世间非常美好的纯洁的充满人情味的愉悦。
  所以我想说的收益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一些无形的回报。如果我们在做事时一定要想到回报的话,那不妨多想想这件事所带给我们的无形的回报。在工作上,需要加班时,不能因为加班费太少或者没有而抱怨,加班是工作努力的体现,多一点工作就会带给你多一点工作上的经验,而无报酬的任劳任怨的加班则会博得上司对你的好感,从而增加你升迁的砝码;如果你因为一时的错误决定而损失了一大笔,也不能一味的后悔不迭,你可以把这一大笔想象成你的一次投入,而回报就是赢得了经验,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在交友上,不要认为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你没有直接帮助的人就没有和他们交往的价值,和各类人都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会使你的生活环境更加的和谐,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雪中送炭,但至少不会落井下石;如果遇到有人借你钱却死赖着不还的情况,你也不是没有回报的,你可以收获一种叫“宽宏大量”的气度;就算你在麻将桌上贡献了不少银子,你也是有回报的,因为你让你的麻友狠狠赚了一笔,你可以为他而感到高兴;要是你不小心丢了钱包,也不要紧,因为你令拾到你钱包的人可以开心好一阵子了,你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这样看来,用经济学中有投入就必须要有回报的理论来分析我们身边的所有事,其实是非常有人情味的,不信的话,你也试试?(作者系供职于县财政局的大学生志愿者)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