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子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要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要对整个民族事业认识、把握与躬身力行……历千难而不畏。
潘口电站建设是堵河流域开发中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我有幸参与了首期移民工作,并同其它移民工作者一样,深刻感受到了移民工作的艰辛,同时,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移民群众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故土难离,这是农民的固有心态。搬迁,城里人叫乔迁新居,是大喜!可他们是农民,他们的父辈都和土地结了缘,爱的虔诚,在黄土中收获着幸福和希望,那是他们的根啊!我们包保的移民户位于两河村1组,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大多数移民十分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珍爱自己靠勤劳慢慢建设起来的家园。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听说叫他搬迁,她就噙不住眼泪:“黄土壅起颈脖的人了,我死也不离开这里”。移民干部帮她把东西搬上车,她要强行卸下来。有的指着房屋、树林和坟凸告诉我们这是自己哪年哪月建的、栽的,这里埋葬着自己的那一辈先祖,这一块土那一块地一年可以收多少粮食。特殊的场景有时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我和队友们一道仿佛看到他们不得不迁但又舍不得迁的复杂心情。然而,大多数移民把泪流在心里,把微笑显在脸上。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环境使他们感到惶恐。两河村1组是整体外迁的,搬迁不仅使他们熟悉的家园没有了,也使他们赖以互相支撑的生活圈、交际圈发生了变化,有的家庭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邻里和睦,能够做到有难同当。电站建设淹没的一方水土,使部分群众生活来源也受到影响。一位渡船舵公说:“我以渡为生,也不会做别的,现在船只能当废铁卖,今后哪有生活来源。”油坊店的业主说:“油坊可能很难开下去了,今后靠什么吃饭,心的没有底。”话虽这么说,但他们都在尽力去搬迁。
首期移民搬迁得以顺利实施,源于移民群众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只要我们带着真情实感去工作,老百姓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支持你。移民户杨泽林,家庭条件较差,一直在江苏打工,家中铁将军把门,工作队入不了门,通过多次电话联系,他于9月25日回竹山,考虑到一连三天坐长途车人很疲劳,我们派人派车一直等候在车站,早晨6点下车,为他安排生活,为他倒茶敬酒,陪他到麻家渡去租过渡房,在送他回家的路上,他感慨地说:“虽说早搬晚搬都得搬,你们这样待我没话说,不给你们为难了,我明天准备一下,后天就搬,大后天就拆。”
2008年5月,阴雨连绵、路窄、视线差,我们移民专车陷在常乾山门前的边沟里,天已经黑了,所有的人都很着急,想想去年冬天工作队到移民户买菜都买不到的情景,感到很焦虑。这时司机师利虎硬着头皮去找我局包保移民户杨正堂,他很快就带着自己的千斤顶、绳子、撬棒等工具来到现场,不一会儿自愿赶来帮忙的就有10余人。在泥泞草丛中干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车子拉了起来,杨正堂却累得大汗直流,身上糊满湿泥。后来我多次让司机给他一点烟钱,可每次他都诚心诚意拒绝了。说搞移民你们也有难处,也为我们操了心,这个钱我不能收。
首期移民工作虽然结束了,但移民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并应妥善解决。就首期移民而言,有的虽搬进了新房,但公共基础设施还没有到位,生活很不方便,对移民影响较大的耕林地虽正在落实,但难度很大,弄不好就会损害移民的利益;就长期而言,因搬迁建房完善附属设施大多数移民户都欠下了一笔帐,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化解债务,确保移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迫在眉睫。在后扶上虽然有政策,但怎样用好这笔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也应该早日认真探讨。同时,部分移民提出的个别问题,有的目前虽然没有纳入政策解决的范围,但不等于没有合理性,这也应当引起必要的关注。就我们工作队而言,虽然参与移民工作是一个阶段性任务,但我们要多宣传移民的奉献,多理解移民的难处,多力所能及的解决一点实际问题,多向决策层反映移民的呼声和要求,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基本要求贡献一份力。
移民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有了移民无私奉献胸怀,多做一点就不会累,苦一点也不会有怨言,愿潘口电站早日建成,造福全县人民,对得起为此作出巨大付出搬向四面八方的移民们。愿移民的实际问题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下逐步妥善解决,早日安居乐业。近一年的移民工作的确十分辛苦,但我无怨无悔。感谢移民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今后虽然我不能给你办多少事,但我会用心为你们祈祷祝福。
行文至此,我真诚期盼感受移民、学习移民、理解移民、宽容移民、帮助移民能伴随移民工作的全过程。(作者系县农机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