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本庆
夜,好凉好静。我伫立在父亲的坟前,默默地寄上一份悠远的思念。此时此刻,如烟如云的往事、慈祥的父爱又在我的心中萦绕。
父亲走的那天是1996年农历4月9日。那天早上,我去乡卫生院给他买护肝片,往返30多里山路回家已是中午,不想父亲已驾鹤西去。俯在父亲干枯如柴的身上,我禁不住放声恸哭。
父亲家庭出身不好,1952年土改,年仅16岁的他成了“地主子弟”。7岁那年,父母双双病逝,跟了奶奶艰难度日。父亲只读过4年私塾,憨厚的母亲在大集体百忙困苦之中生了三个儿子,与外祖父母一起组成一个贫困的家庭。我5岁那年,外祖父外祖母相继去世。在生产队上干农活,父亲总是扑在前边,再脏再重、再苦再累他都没怨言。为了挣工分养活一家5口,他常打夜工,累得腰酸背疼。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患肠胃炎,面黄肌瘦,肚子疼,退了学不说,还有夭折的危险。父亲为了我,竟给队上干部下跪求情请了三天假,把我背送到隔家15里山路的乡卫生所治疗,我才得救。父亲为了弥补3天所损失的工分,接连上了3个通宵的夜工。1979年我读高中时不幸被毒蛇咬伤,父亲侍侯我两天两夜没合眼皮,出院后,父亲又为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背着我翻越15里山路回家。
高考落榜后,我整日忧郁不乐。父亲却不断地宽恕、安慰我。多年没添新衣的他,把省下买套过冬棉衣的钱拿出来让我报名参加文学函授,购买自学教材,嘱咐我要发奋自学成才。那年代,我家十分贫困,两间破旧土坯鼓皮房,下大雨刮大风时,房子吱呀作响。父亲为了让我能好好自学,省下煤油灯让我用,让母亲用松树油柴禾点灯做饭。三年后,当我函授结业并发表新闻和文学处女作后,父亲笑了。
我年过而立没有成家,婚姻问题成了父亲的一块心病。他比我更着急,常常托人给我说媒,但都因我无所成就家庭贫困而失败。1996年,我因不懈自学和练笔写作,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新闻和文学作品,不仅被乡政府聘用,而且婚姻也有了着落。现在,我终于成家立业,不仅家庭生活变好,而且写作也有了长进。可我是多么渴望父亲健在,能与我们一同共享幸福……
父爱,是我不可或缺的营养。不管岁月如何消逝,它都是我人生征程中奋进的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