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丙戌年孟夏吉日,即公元二00六年五月十七日,我等女娲故里竹山人民谨以水火木金土五行化现之贡品,恭献于中华民族始祖女娲圣坛之前。归根索源、崇恩报本,以表羲娲子孙毕恭毕敬、同心同德之诚心。
呜呼!洪荒远古,混沌初开,荆棘遍地,榛莽弥天。惟我始祖羲娲二皇,因天时,相地利,开山泽,燃野火,结木巢,炼金石,制陶器。阴阳合而生育人民,三才立而缔造乾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八卦以类万物之象,分六爻以通自然之理,定婚姻以谐男女之情,制音律以合幽明之德。
嗟夫!阴阳失位,天降暴雨,河谷平川化为沼泽,秦巴山间白浪滔天。惟我圣祖娲皇,观天地之奇灾,悯子孙之披祸。悲泪虽难解众生之难,智慧却能补苍天之缺。圣母振臂于中皇山顶,子民云集于堵河高坡。聚千里之柴薪、堆五色之彩石、燃冲天之炬火、升阳和之正气。积雨之云涣散,久违之日跃出,万众欢腾,歌舞升平,安居乐业,八方夷服。补天之功告成,创新之风大兴。壮哉!我中华民族草创之丰功。于是乎,悲天悯人、积极救世、调节自然、天人合一、创造创新、自强不息之精神,遂成为我中华民族永不湮灭之遗传基因。
巴山巍巍,耸立先祖创造之伟业;堵水悠悠,涌动先祖智慧之恩典。秦巴山间,汉水流域,华夏襁褓,民族摇篮。接有神农炎帝于此继起,斫木为未,辟草莱、兴稼穑、驱猛兽、尝百草、兴礼仪、立规矩、通音律。庸人接踵、赓续文明、开拓疆土、屡蹶屡起、愈挫愈奋,蕃衍至今,方兴未艾。
回顾历史,羲娲后裔前赴后继,补天精神薪火相传;纵览今日,中华民族迅猛崛起,改革开放再振雄风,小康中国横空出世,东方雄狮笑傲环宇。
竹山,古之庸国也。山扼秦蜀,水控荆襄,为三省之藩屏、西楚之门户、华中之堂奥。地灵人杰、物产丰富、气候适宜、造化所钟,实为我始祖羲娲二皇创世兴业之圣地。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史志赫然有载,石碑显明勒刻。怀念先祖,创业维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补天彩石,遗惠今世。崇德报功,固为我等子民之夙愿也。改革开放,政通人和;小康建设,百废俱兴;精神文明,首创十星。竹山人民接续使命,乃于炼石旧址、补天故地,修复女娲祖庙,重现创世圣迹。垦石筑路、辟地建坛、塑像立碑、馨香俎豆,俾使始祖勋业炳照千秋、精神永传万代。亦表羲娲故里竹山人民誓将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传递民族文化之圣火、标举羲娲子孙之风范、赞襄中华版土之统一、振兴国家经济之实力,改变竹山落后之面貌,皆愿殚精竭虑、众志成城,以空前未有之信心、决心与慧心告祭于我民族至尊至上至大至圣之始祖皇母灵像前。
祝曰:
竹山苍苍,堵河泱泱。
神其来御,享此馨香。
佑我子孙,源远流长。
荫我民族,与日俱昌。
圣祖故里,百业兴旺。
慈悲为怀,避祸禳殃。
天人合一,环境祯祥。
社会和谐,焕发首创。
邪气消退,正气张扬。
以民为本,共臻小康。
中华民族,雄起东方。
世界和平,繁荣永昌!
尚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