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春 华 秋 实
发布时间: 2007-03-2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读赵虹摄影集《秦巴老屋》有感
● 弓    长


  一个对摄影略懂皮毛的人,像我,对一本摄影作品集,特别是获得中国当代摄影师优秀画册大奖的作品集,像十堰日报副社长赵虹的《秦巴老屋》,应该是没有发言权的。然而,因为某种机缘,我目睹了他当中个别作品的拍摄,所以有些话说。
  那是2003年正月,全市精神文明现场会在秦古镇召开。散会时,赵虹和市文体局局长赵国平一起上竹坪看高家花屋。
  高家花屋位于解家沟村的一条山沟里,规模并不大,一重天井院而已。大家一来到高家花屋前,赵虹就拿起相机,每每在沉思片刻后摁动快门,开始拍摄。他对石门框上的雕刻很是在意,特别是石刻的细部。
  当时乍暖还寒,住户烧火取暖,浓烟弥漫,很是呛鼻辣眼,赵虹全然不顾,又上了木楼。他绕过一堆堆的作物秸杆,来到戏楼的窗前,对窗棂的图案十分着迷。
  拍罢戏楼,赵虹来到西头山墙,屋檐五彩绘画深深吸引了他,他换了长焦镜头,捕捉方寸间的线条、花草和人物。匆匆的,两个多钟头就过去了。同行的人想早些到乡上去,赵虹仍然劲头十足,他兴致盎然地爬了几百米的陡坡,登上山坡的高处,只为拍一幅花屋的全景。
  去乡政府的路边小学校园里,有座陈氏宗祠,有一百多年的光景,排场比高家花屋小得多。赵虹嚷着要去,大家笑着说:“唉,赵虹,这样的房子多的是,有啥拍头?”赵虹一边忙着用镜头捕捉檐角的造型,一边说:“我想出本书。”接下来,他又兴致勃勃地爬上楼梯,对准屋梁上的漆绘聚焦。
  2004年秋天,我知道了《秦巴老屋》出版并获奖的消息,《人民摄影报》的报道说“赵虹的《秦巴老屋》虽然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拍摄制作,但他对这一题材的研究和探索却用了20余年,对题材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作了深度的学术求证。”
  我想,随着数码摄影时代的来临,在摄影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要维持她的艺术地位,只能是超越单纯对于光与影的追求。
  正如著名文学家冰心的诗中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不少人看到和看重的只是秋天的果实。
  有心人当然不在此列。一位朋友也早想在摄影与地域文化的结合方面做点儿文章,赵虹的成功更加坚定了他在这方面下功夫的信心和决心。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