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海康
校园的两株古柳在春风地吹拂下悄悄地醒来了 。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近他们,用手摸摸黑幽幽的粗糙树皮,用用力,把手印两几个小肉窝儿,感受到柳树的力量强大无比。那他们在使这么大劲儿在干什么呢?是和桂花比美吗?还是在和香樟赛跑?还是与水仙花逞强?亦或者是欲独霸春天?我不得而知。
落雨了,靠近斜柳。雨点斜拍在皱巴巴的皮上,溅起了细小的珠儿,回撒在皱纹间,养育了隙缝上生长的苔藓,泛着微弱的青光,透漏着不起眼的色彩。仰面看枝,错落有致的晾晒在枝桠间,让春雨淋了个透湿,近处的几枝让我看得真真切切,大自然灵秀的手,把枝儿做成了雨铃铛,我想跳起身来,孩子似的摇摇这天成的玩意儿,一阵风拂来,替代我完成了这极为幼稚的想法,还把雨水浇满了我的脸庞,冰冰的,惬意却不怎么热烈,凉凉的却是他们固有的温度。脚下的石子也不例外地浸润了雨水,踩在上面的声音如“滋滋”“思思”“咝咝”之类的词。再看时,雨水已淋湿了泥土,泡软了干卷的枯叶儿,彻底融入到妈妈的怀抱中。哦,我终于明白古柳树的力量了,他们在用根须使劲吮吸着大地妈的乳汁,把雨水变成营养,把营养化为力量,把力量化为动力,把动力送到柳梢,唤回春的光临!
太阳没有掩饰她的自私,奔放起来了,让我们额头沁出了水珠;晴天的光线把枝儿催了温,有动静了,柳枝的小苞儿一天比一天鼓胀,忙碌几日后,鹅黄初现枝头,毛绒绒的,神仙织似的。不大起眼的淡绿改变了校园空中的着色,为夏日的浓妆打上均淡的粉底。
中午时分,两三女嫂坐在古柳下的石凳上做做针线活儿,聊天,拉家常,把暖洋洋的春意传递到五脏六腑。这柳,这人、这光与影搭配和谐的组合,让这校园的一角愈加静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