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幸福在笔耕里
发布时间: 2005-05-2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记县民政局主任科员龚勇前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需扬鞭自奋蹄。”已退居二线在民政岗位上工作了26个春秋的主任科员龚勇前没像其他人一样在家安享幸福,而是发挥其“笔头子”优势,以高昂的政治热情,搞调研,写文章,为领导决策当参谋,为民政工作添光彩。
  龚勇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挑起了民政信息宣传工作重担。为把这项工作做好,他一方面勤奋学习更新知识,对书刊资料,苦读、细咽,另一方面不辞劳苦下基层,体察民情。2003年6月,他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题,连续10多天深入到宝丰、擂古等6个乡镇的部分村组进行调研,写出了长达5000多字、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此报告得到了市人大、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中国社会报》上刊载。在近两年灾害频发的夏秋时节,他多次赶往灾区,及时收集反映受灾救灾情况。在县民政局首例跨县、市到荆门市接回流浪乞讨人员赵光云,他及时写出了《千里接回流浪人》,针对县级救助站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他又写出了《县级救助站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中国民政》刊用。两年来,他在各级报刊杂志用稿近200篇。
  在民政这项积善积德的工作中,50多岁的龚勇前经常被感动。去年,他在采访到潘口乡民政助理朱名香视倒房灾民为亲人日夜操劳建房的事迹后,深受感动,连续一个多星期,忍着胸腔疼痛、痔疮发炎的折磨,写出了《心系倒房户,情洒满山村》通讯报道,被《十堰日报》采用。借信访接待,他的笔触更近特困群众。这项棘手谁都想溜边的工作,老龚却把它当作观察民政万象,提炼写作素材的窗口。他每次总是热情地给来访者沏热茶,耐心地一边攀谈,一边作好详细记录。他在调查宝丰镇新茶村信访对象李尚银的家境时,由于道路不熟,在山岭上冒着酷暑炎热转了三个小时才找到李家。当看到李家七口人,一老一残两呆三小,既无吃又缺穿时,他忘记了疲惫,紧急组织当地群众捐粮捐衣。在信访调查中,他写出了10多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并分类整理向领导汇报,使因病、无住房、生活困难的42个信访对象获救助金5万多元。
  平时单位或同事有文字材料请他帮忙,他都是尽力满足要求,不厌其烦地耕作。去年,县光荣院要迎接全省考核检查,10多份迎检材料缺少人手写,他便毛遂自荐去帮忙。有人不解地问他:“你是退下来的人了,还忙碌个啥?”他平淡地回答:“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勤劳换来的欣慰,奋斗换来的喜悦。我能为社会、为单位多做点事情,获得的欣慰、喜悦就多。”这平平常常的话语道出了龚勇前的幸福观。(王定江 陈兴云)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