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一中高二(4)班 陈剑锐
一派祥和的长安城内,有一座简陋的屋舍,一位青年手执书卷,青丝于他的鬓间垂下,他却浑然不觉。月月复年年,四季在不停地变更,他始终是这幅画面的主角。终日寒窗苦读的他,只为有朝一日,能够用自己沸腾的热血来润养他深爱的国土,于是,他骑着快马,奔向神圣的考场。
他以为,这么多年的努力定将换来金榜题名,然而,这只是以为……那看似有序的国家却污浊不堪,监考官贪图钱财,朝中奸臣当道,他们丑恶的行为使金钱成为了富家子弟平步青云的阶梯,使权势成为衡量才华的标尺,使出身低寒的贫民子弟被排挤在官场之外……他目睹官场的腐败,对此却无能为力,他的心头涌起阵阵寒意,那真是彻骨的冷!
可是,他是诗人啊,是有着铮铮傲骨的诗人啊!即使对于官场的黑暗早已心灰意冷,但他那报国之志却不减当年,“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他对祖国的一番热忱撒在他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洞庭之水,载着他的志向,在大唐的土地上悄然蔓延,他,该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在战乱中,即使颠沛流离,但他从未后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昔日的盛唐,如今就像那残垣断壁的宫墙,繁花衰败,物是人非,他,堂堂七尺男儿竟为此落泪,那泪,带着国土沦丧之悲,无声地渗入中华大地。那泪,是冷的,可是,谁又能说那泪没有滚烫的温度呢?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秋风瑟瑟,刺骨的寒风像尖刀一样刺向他,年岁已高,奈何裘衣已挡不住严寒,这,该是怎样的折磨?浣花溪畔,一座茅舍独守江潭,狂风怒号,卷起屋顶的根根茅草,不谙世事的秋雨无情地砸在他的床榻,他抱着冰冷如铁的衾被,内心却在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关心有着和他一样命运的读书人,他挂念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他关心所有人的疾苦,唯独没有关心自己的安危。
天暗了,漫天乌云压着凄冷的湘水,他带着自己满腹的才华和胸膛里那颗雄雄搏动的报国之心,永远地长眠于湘江之上。雨落了下来,湘水哀默,不再急于向前,秋叶在空中飘荡,杜鹃啼鸣,猿猴哀嚎,连它们,都在哀叹他的离去,用这独特的方式与他作别。滂沱大雨砸在船头,那,是天地在号哭吗?
他,有千里马的宏图远志,可惜遇不到发掘他的伯乐;他,有满腹才华,却一生都过着潦倒的生活。虽然遭受了那么多凄风冷雨,但他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却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了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