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果胜
2015年国庆小长假,我们随小女婿沈平的车,加入到自驾游的行列中。我们一行五人的目的地是西安,首选景点是兵马俑、华清池,当然华山是必去的。
天刚放晴,我们怀着储备已久的心情,于当日下午驱车抵达西安,为免浪费时间,决定先去兵马俑一玩。由于人多排队,到晚6点才出来。街灯初上,天色尚早,决定晚上到华山所在地——华阴县住宿。仅百十里的路程,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狂奔,将近两个小时就抵达华阴县城,在去宾馆的路上,我们顺便领略了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城风光,只见车流如水,宽阔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在两街交叉之处耸立着一尊高20余米的标志性建筑物——汉白玉莲花座灯,不时绽放出鲜艳的七色彩光,像伸展着手臂迎接远来的客人。在县城的背后,竖立着一座灰蒙蒙的物体,在夜幕下显得格外神秘,它看似建筑物,但我觉得不可能那么高大;看似山体,可高山怎么能矗立县城中?夜已深,我们带着疑惑和疲惫很快入住宾馆。次日晨起,方知那是两座大山,那高耸的山峰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我们还欣喜,这么快我们就能如愿以偿地见到华山啦,殊不知,它只不过是华山群峰的一个小萝卜头,因档次不够,被挤出华山主峰的队列,不得已才来到城边,“赚”来人们景仰的眼光。身处其中,我们感觉是山在城中,城在景中,仿佛我们已置身景区。
近中午11时,我们才登上前往景点的专用车辆,车在城中走了不到3分钟,进入了蜿蜒的盘山道,车子吃力地向上前行。在山脚下,不时有农家小院掩映在山林翠竹之中,不断有炊烟冉冉升起,但见房前屋后、田边地头长满了待收的果实,尤以柿子最引人目,红彤彤的,像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引来山雀和蜜蜂奔忙其间。路边溪水潺潺,穿行于山石之间,山越来越大,路也越来越陡。经过1个小时的攀爬,车子才到山门,络绎不绝的游人,正忙不迭地拍照、观景。穿过三座恢弘的山门,又得排队乘坐索道到达山顶,去往我们此行的最终目标——华山绝顶。
华山四面绝壁,山峰壁立,状如刀削锯截一般,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好像是尊“山神”。它硬生生地拔地而起,挺立在地表之上,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射,视野屏开,顿感天近咫尺,星月举手可摘,举目环视,真正是“一览众山小”,大地莽莽苍苍,河水如丝如缕,大漠平原如帛似锦,尽收眼底。凡登高之人,不得不佩服华山之雄峻高伟的十大气势,使人体验到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人们常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实际上,华山本无路可通,后有人在北斗坪处,见猿猴沿崖壁而登,探险者便循猴迹而上,才发现了此条登山之路。华山的首险“回心石”上的“千尺瞳”,这里的山壁起直立,状如刀削斧砍,在近70度的坡道上,凿有近400阶台阶,皆不满一足之宽,登山上视,一线天开,形如青蛙在跳,下时更险,如临深井,心惊目眩,有古诗为证:“险光一线开,窄峡上青天,蹑登先妨膝,板崖侧用肩,木梯撞处补,铁绳井中悬,怪石横如窦,阴风直上穿。”“百尺峡”也叫“百丈峡”,危石耸峙,直插云霄,望而生畏,峡壁欲合,却被两块岩石从中撑开,人从石下钻过,胆战心惊。华山山峰两两相连,峰道如鱼脊,宽不足盈尺,石滑如鱼鳞,两侧为陡壁,深不可见底,更无树枝藤蔓援手,上面仅凿有几个足窝。只有手足并用才能爬伏前行,一旦失足,尸骨难收,如南峰与西峰,有脊道相连,仅300余米,如同一条屈缩的巨龙。我登山之时,目不敢旁视,手足并用而前行,这300余米尚且如此,那更长更险的“苍龙岭”更令我望而生畏。还有那栈道,如凌空悬梯,游人挽索上下;面壁贴腹,脚踏木橼,横向移步,栈道上不着天,下临绝壁万丈,没有充足的胆量、意志力和平衡力是绝不敢成行的。攀爬在“天梯”上时,近乎90 度垂直,前人踩到后人之头;宽不盈尺,崖壁上只有巴掌大的足窝,我双手紧握铁索,在众入的鼓舞下,才敢上攀。
华山古道,是由历朝历代的人们不断修凿、拓展,才有了今天的专用游道。《水经注》记载:“华山的一些景点要喉之处,古时既无铁索,也没有石窝,人们只能悬空迂回、倾曲而上。”明代以后,才逐步安装了铁索、凿有石窝了。特别是解放后,国家投巨资进行了几次大的整修,又在各景点开辟了复道,以便游人上下行,1991年之后,国家对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现在去华山游玩就安全方便多了。华山西峰索道,是世界上第一条采用崖壁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式循环脱挂式索道。索道应用法国技术,整体安全与运营采用最尖端的索道技术,全程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索道全长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设支架28个,吊厢间距115米,运行速度最高6米每秒,还设有多重智能报警保护功能。
华山集雄、险、奇、绝于一身,仿佛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放置了一个硕大的“山水石盆景”。我国名山大川众多,我愿在有生之年,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游历祖国名山美景,去欣赏国家巨变,一饱眼福,以慰平生。
(作者系县委党校退休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