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3月25日,竹山县城关镇刘家山村诊所医生陈辉来到本村老人李可则家中,了解他近几天的健康情况。在竹山,每天有200多名像陈辉这样的村医,奔走在社区、村组,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常见病诊疗和健康服务。目前,像这样的公共医疗服务已惠及竹山县37万群众。
小病不出村。 “我和老伴都有糖尿病,自从有了健康档案,村卫生室的医生每3个月就上门为我们免费体检。”65岁的刘家山村村民程中英说。据陈辉介绍,城关镇刘家山村80%的村民有健康档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村医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回访,其他严重疾病每三五天就要上门走访一次。2011年以来,该县合管办和卫生局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依托,详细建立居民、村民健康档案,准确把握居民、村民健康状况,及时提供上门服务,让居民、村民看小病不出村。
买药更便宜。近日,记者来到城关镇明清村卫生室,村医张洪国正忙着整理药品销售报表。从去年3月开始,竹山县17个乡镇270个社区、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其药品都按进价零差率销售。据测算,社区、村卫生室零差率销售卖药,每年为城乡患者让利500余万元。
体系更健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使竹山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竹山县254个行政村都建起了村级卫生室,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框架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该县正着力建设 “1050”医疗服务圈,力争村民步行10分钟能到村卫生室,乘车50分钟能到乡镇医院,基本让村民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症不出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