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李东晖 兰瑞文 陶德斌 报道:灵秀山水,亲情沂蒙,时尚临沂,动感水城。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沂市是十堰党政代表团此次学习考察的第三站。10月15日中午,市委书记周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维国率队抵达临沂市,开始对这座鲁南水城进行考察。
河水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街道宽阔干净,高楼鳞次栉比……车队驶入临沂市,一座如诗如画的滨水生态城展现在代表团成员眼前。如果不是身入其中,大家真的无法与脑海中红色沂蒙革命老区印象相链接。
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代表团成员先后考察了小阜东橡胶坝、临沂市规划展览馆、中国北方国际五金城、中国教育用品采购基地、天源物流、金兰物流、临沂商城市场发展史展览馆、临工机械、东部铜业、月亮湾社区、中国书法城、园博园等地,及凤凰广场、沂河两岸城市亮化工程建设等情况,充分领略了大美临沂“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的城市风貌。
“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是临沂市规划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三张亮丽名片。临沂市因濒临山东省第一大河——沂河而得名,300多公里大水系贯通8条河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水城。临沂人以科学理念认识城市,以战略眼光规划城市,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致力建设以水为魂最佳宜居城市。他们聘请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等一批国内规划名家,制定大临沂建设框架和新临沂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滨水空间资源,建设“城水相依、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一体”特色鲜明的滨河生态美城。该市精心编制了中心城区水系规划,沂河、祊河两岸景观风貌规划,涑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柳清河、陷泥河、青龙河、李公河、南涑河综合整治规划,累计完成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并根据每条河流的特点赋予不同功能和特色,形成风格迥异的滨水景观。
该市依托市场资源,彰显商城特色,规划建设“商之都”。科学编制现代物流业规划、商城改造提升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完善商旅功能,实现传统商贸物流向现代商贸物流的转变,打造“物流天下”商贸市场品牌。如今,临沂现代商贸物流城的大框架已经逐步形成,“中国物流之都”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响。该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名城特色,规划建设“文之邦”。精心编制文化产业布局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书法城、兵学城、地热城、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科技馆、大剧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规划,搞好文、旅、商一体规划布局,建设文盛旅兴的现代化城市。
经过多年发展,今日的临沂已是鲁南地区一颗璀璨明珠。综合实力跨入全国地级城市50强行列,创造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临沂速度、模式和经验”。临沂城市创建工作全国领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整体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一创六建”的重大决策,目前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外,其余均已创建成功。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1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成为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民生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一年半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第一个建成由政府投资的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新农合参合人数和参合率始终保持山东省首位,“先看病、后交费”新型就诊模式全面推行;用群众工作理念统揽信访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中国全面小康最具安全感城市。
“临沂真是太美了,沂水河畔,犹如上海外滩!” “临沂速度让人震惊!”考察中,代表团成员被临沂巨变深深震撼。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考察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实际、深刻的发展课。临沂市城市建设没有亦步亦趋,大手笔的城市规划凸显了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全市上下在沂蒙精神引领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短短几年时间,一座以水为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傲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这就是令人惊叹的“临沂现象”。代表团成员表示,十堰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根本,以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志向、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精神,全力推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