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论语》心得“花言巧言”不可取
发布时间: 2008-03-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沈贤洋   朱士泉

  孔子有个学生叫冉雍,冉雍才干出众,能独当一面,胜任地方长官。孔子说他“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于是有人就在孔子面前评价冉雍,说他仅有仁德,没有口才。孔子听了很不高兴,说:“何必要口才呢?花言巧语,强嘴利舌地同人家辩驳,常常招人讨厌。这样的人不知是否仁,何必要能言善辩呢!”看来,孔子是极力反对那些只耍嘴皮子而不干实事的人的。
  是的,孔子向来都反对花言巧语。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言悦色的样子,这种人仁心很少。南宋朱熹对“巧言令色”的注释为:“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6月第1版,1988年8月第2次印刷)这个描述可谓精当。孔子还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我们不禁要问,孔子为何这般讨厌花言巧语呢?有口才不是很好吗?其实,在孔子心目中,他认为花言巧语的人,往往会大言不惭,不肯付诸实际行动(子曰:“其言之不诈,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甚至于还有害国家(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孔子推崇先把事情做好了,然后再去说(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他认为,一个谦谦君子,应该“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人生在世,要想处处行得通,必须“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即使生活中交朋友,也不能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因为这种人对自己有害,是“损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当然,孔子反对花言巧语,并不意味着就摒弃了交际、说话和口才。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只不过要谨慎而已。孔子说过:“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如果该说时不说,就会错过人才;不该说时说了,那就浪费了言语(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在孔子看来,说了就要做,“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说了不做,还“巧言令色”的这种人,实在不可取。看来,言行如一,才是做人的至境。
  说,永远代替不了做;做,才是说的最好明证。一次有益的行动,胜过无用的话语千句。2008年2月6日,正是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天,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在举杯庆团圆。可在河北唐山市,竟有两对父子两对兄弟等组成的13位农民兄弟却千里迢迢远赴湖南郴州,去义务支援那里的电网抢修。2008年1月的那次五十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使得郴州电网几乎全部瘫痪,为了使那里的人们早日重见光明,13位农民尽管不懂电力技术,可他们能肩扛手提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劳动了十几天后,郴州市委给他们共补助了一万三千块钱,他们却毫不犹豫的拿出来捐献给了灾区。农民们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会用什么手段来虚张声势,可他们则用他们的行动书写了一大写的“人”字。他们的行为,让国人为之肃然起敬,他们的人品人格将长久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大千世界,世事纷纭,人生百态。为生存、为理想抑或为私欲,行色匆匆的人流中,各自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物欲横流,使得多少人在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前而停止了脚步;灯红酒绿,让本来纯清的心地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有人言过其实,有人大言不惭,有人高谈阔论,有人耸人听闻……他们远离了真话实话,却背着良心接受了假话和空话。然而却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说千道万,不如行动一遍!由此,想到教育。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灵魂,面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任重而道远。老师要用真心去碰撞童心,用真诚面对单纯,用灵魂去唤醒灵魂,用激情点燃热情。因此更要具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品行。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常常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不做言语的矮人,要做行为的巨人,应成为警钟时时在耳边鸣响。行走在三尺讲台,铭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古训吧,它会使我们的步履更为流畅而优雅。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