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我家从“永久”牌自行车到到“五羊牌”摩托车,以车代步这正体现了我国普通职员生活的变化。
1987年8月,我参加工作,当时,我月工资不足百元,上下班只有靠步行。连一辆普通的自行车都买不起。
1990年1月,我又被调到乡下财政所工作,距离县城20公里,为了方便工作,我忍痛花300多元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自行车推回家的时候,全村人如看小媳妇样的,来了一拨又一拨,会骑车的想试试,过把瘾,不会骑的在车上摸两下也是开心。
那个时候,基层财政工作以征收农业“四税”为主,自行车就成了我们以车代步的忠实伙伴,早出晚归,每天早晨骑上崭新永久自行车,奔向一个又一个工作目标,收获一笔又一笔农业税款。我到农户家收税,到村里去开会,全仗着自行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一拨拨群众被齐刷刷甩在后面,真是风光无限。
1997年,我终于被调回县城工作,不仅买了新房,还将骑了几年的自行车换掉,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
2003年,我妻子下岗,为自谋生路,我们四处筹资开办了一个酒店,经济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去年,我凑了7000多元买了一辆新款的“五羊”牌摩托车。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似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三次换车,每次买车都是我家生活改善提高的有力印证。
现在每当我骑上摩托车飞驰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18年前的收税时代,追忆起我们家那辆“风光无限”的“永久牌”自行车。(陈昌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