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情相似,年年岁岁景不同。在我等凡夫俗子们看来,过年无非就是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赴酒宴……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已开始注重春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含量”。庸城就有这样一批“雅致人物”,他们的牛年春节就过出了一番别样的风采。
楹联应对辞旧岁
去年腊月三十的一大早,城关镇大街的神韵广告部老板刘宪章的手机“滴、滴”叫个不停,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则对联应对的短信:“辞旧迎新,前边后边左边右边四边都放鞭,长鞭短鞭大鞭小鞭万鞭齐响,此刻还在年这边”。发信人是好友、县中医院退休副院长张吉林。限他在牛年新岁来临之前对出下联,以作来年接客时的“通行证”。
刘宪章深感“时间紧,任务重”,细看上联,不仅字数多、叠字多,更是暗含“鞭”、“边”两个同音字,难度颇大。好在此类活动他们好友之间经常开展,对他来说并不算难,略加思索便对出了下联:“接春纳福,男跑女跑老跑少跑齐跑皆燃炮,粗炮细炮彩炮花炮数炮共鸣,彼时将闻岁初炮”。下联不仅对得工整,更是在内容上紧接上联,生动壮观地描述了除夕之夜人们鸣炮出行的场景,堪称佳对。
丹青相伴过大年
今年春节,除了雅对、吃酒,刘宪章手头可没闲着。他还忙着画一幅反映庸城老建筑的怀旧风物画呢。山陕馆、江西馆、黄州庙、观音阁、护佛寺……都在反映之列,就连很少有人知道的登爽亭、演武厅他也想再现出来。
作为老城关人,刘宪章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画笔把这些即将逝去的老风景记下来,等到时机成熟,就举行一次“庸城怀旧风物画展”。
亲朋好友应酬之时,刘宪章便借走动作客的机会,一边向老年人打探、搜理古建筑的位置、风貌等情况,一边一件一件地打草稿,准备完成这项宏大的创作。
红梅送春到我家
在县法院副院长韩家庸家作客,朋友们对他家客厅里的两株梅花称赞不已:红梅老枝横斜,含苞欲放;白梅雪白无瑕,圣洁高雅。于是有朋友说俏皮话:“咋觉得外边见不着春天呢,原来是被接到他家来了。”
韩家算得上是庸城的诗书世家了,祖上好几辈人都是书法家。家传的“文化基因”让韩家庸对盆景、收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的藏品数量多、品位高,所植盆景更是盆栽中的佳作。过年前,他不惜花了上万元从县内名家手中购回几盆精品,为家里增添了许多雅致与生机。
韩院长说,一年到头工作繁忙,过年在家看看花、赏赏古玩、修身养性,这才是最好的度假方式。 (王素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