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年过,新意年年有。牛年春节期间,记者在农村走亲访友的时候,听到、看到许多过年的新鲜事,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富裕起来的农民朋友的过年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新的变化。
“财神爷”下岗了
过新年,贴财神像,这是农村多少年来不变的习惯。但是,今年春节,记者却发现很多农民把昔日贴在墙上的“财神爷”等神像请了下来,换上了通俗易懂的科技挂图等。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财神爷’啊,没有这个财神爷,我们家什么时候也发不了家。”黄栗乡农民王金广指着刚贴在墙上的科技挂历幽默地说。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农民的头脑越来越灵活,特别是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他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懂得了只有掌握科技知识才能发家致富的道理。农闲时节,农民不再走东家串西家扎堆闲聊、打扑克了,而是时兴学习种植、养殖知识。尤其是科技挂图,通俗易懂,不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受农民欢迎。
购买年货讲品牌
年关几天,位于宝丰镇的一个个小店生意火得很,烟、酒、烟花等刚摆上柜,就被消费者抢购一空。一位30多岁的店主说:“如今大伙买年货认品牌,有名气的东西大家抢着买!”一位姓王的农民朋友说,以前村里店铺少,卖的东西也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牌子,知名品牌很少,货不真价不实;现在镇上开了连锁超市,许多品牌都有,而且在这里购物让人放心。
“乡下过年的这几天,经常看到乡亲们拎着大包小包从镇上购物回来。”邻居们兴奋地说,“以前收入少,买东西不敢到大商场。现在条件好了,看到大商场有什么喜欢的就买下来。”在乡村里走动,听到最多的就是谁家新买了名牌彩电,谁家添了高档摩托车,就连女青年买羽绒服也认准名牌、讲究质量。
只闻饭香不见烟
“上菜咯,快坐下来吃吧。”大年初六,在农村亲戚家,大家围桌而坐,欢聚一堂。表婶指着满桌的菜说, “以前用土灶做饭,做这些菜要忙活半天,还得有人帮忙烧灶,现在好了,用煤气做饭,一个人就可以搞定,又简便又干净。”
过年走亲戚,做一桌香甜可口的丰盛大餐必不可少。过去,一到做饭时间,就得抱柴火、烧灶洞,浓烟滚滚,做饭的人被熏得眼泪直流。但是,农村现在做饭不再烧土灶了,煤球、煤气、沼气成了农家厨房的新燃料,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改善了居住环境,真是一举两得。(谢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