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故乡的小屋
发布时间: 2009-02-2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昔日故乡的小屋,现在已是人去楼空、面目全非,可是我越发的想念她、越发地舍不得她,怀旧之情与日俱增。 
  故乡的小屋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那里生活了25个春夏秋冬,那里有我儿时稚嫩的欢声笑语,也有我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时的铿锵誓言;那里记录着我贫穷的脚印,也刻画着“转运”的步伐。
  故乡的老屋承载了四代人的运转生存。我的祖父在那里生活、劳作,直至“寿终正寝”。我的父辈们“子承父业”,在那里艰难的生活,艰苦的奋斗,育养了15个子女,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还让他们完成了初高中学业。我们都在那里出生、成长、读书,直到参加工作、出嫁、娶妻,从这里迈开坚实的步伐走向四面八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已。我的兄弟们又在这里养育了子女,他们的子女也在这里度过了“不谙世事”的童年。 
  故乡的老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它由最初的90平米的三间“扁担房”变成了约140平米的“正屋十偏厦”的“组合房”;由祖父时的一家人变成了我辈时的三家人;经历了从黄土墙到黑洋尘满墙的无数次转变,他的周围早已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住宅,成了一个名符其实、十分拥挤的大院落——刘家湾。 
  如今故乡老屋的兄弟们和他们的子女们为了寻找更便利的生活环境、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陆续搬迁出去,搬到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搬到了四周开阔交通发达的地域,只剩下破旧空旷的老屋,只留下四代几十人生存的痕迹,只留下上百年风雨侵蚀的痕迹,更留下了我从童年到不惑之年的深深记忆。
  春节里我又一次去看望了故乡的小屋,目睹了她陈旧破落、满目疮痍的面孔,我忧伤;看着她博大空旷、无私无瑕的胸膛,我自豪。故乡的小屋成了过去岁月的缩影,承载了我年少时的记忆,因此我对小屋的感情更浓,对小屋的怀念更深。   (作者:楼台乡  刘枝)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