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谢心红
父亲已离开我们四年了,他是在四年前的冬天因患脑溢血而抢救无效,撇下我们而去的……
在父亲离开我们的这些日子里,我虽然很少与人谈及他的为人处事,但绝非时光在渐渐抹去我对他一生的崇敬之心,而是因为我不愿勾起他的永别给我酿成的无限伤悲。
父亲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自幼失去双亲,过着寄人篱下、衣食无着的生活;他没有进过一天学堂,勉强能识得自己的名字而已;他的大半生在鄂西北偏远的大山沟度过,一生中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他当了一辈子农民,坦荡的胸怀和坚实的身板是他的立世之本。
父亲的一生是值得他的儿女们骄傲和自豪的。他不仅要求子女勤奋上进,多做善事,而且还自己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我们的兄弟姊妹都出生在计划生育抓得不紧和靠挣工分吃饭的年代,父亲想到家里人要吃饭、娃娃们要上学,他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署,总是起早睡晚,总是勤扒苦做,总是殚精竭虑。在我的记忆中,他不是没有患过头痛脑热,可他从没有卧床不起;也不是没有人劝过他劳逸结合,可他在大年初一也在为一家老少的衣食无忧而忙忙碌碌;即便是在他身患绝症要走的前夕,他还在种菜园、铡猪草……正是由于他如此不知疲倦地拼命劳动,才使我们家大口阔的家庭连吃“大锅饭”的年代也没欠过生产队一分钱;也正是由于他如此不知疲倦地拼命劳动,才使得我们兄弟姊妹都能念完初中念高中,并且都找到了一份能够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的工作。
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人。但直到我也为人之父之后才发现,如果他的子女们都能把他冷不丁的几句叮嘱当回事,也许能够终生受用!
记得我招工由他送我上班的那一天,他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爹这辈子没端过‘铁饭碗’,也不晓得怎样做才配得上端这个‘铁饭碗’,但我以为勤奋好学、光明磊落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屈指数来,父亲对我说这句话已经过去了31年,而这31年,如果说我在为人处事方面取得过一些成功,那么证明父亲31年前的那次叮嘱使我受益匪浅。
父亲是外祖父母的独生女婿,他始终没有记记“一个女婿半个儿”的古训,他总是在外祖父母面前“顺者为孝”。外祖母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女强人”,她在家里的地位至高无上。父亲与她也偶尔发生一些不愉快的“过节”,但不管谁是谁非,每次都是以父亲忍让罢了。现在看来,一个上门女婿能与岳父岳母同甘苦共患难、朝夕相处几十年,并且一辈子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父亲的为人处世早在四年前的冬天就已盖棺定论。今天,我借父亲离开我们四周年之际写这些文字,除了寄托我们兄弟姊妹对他的沉痛衰思之外,也想让我们周围的人能够通过这些文字增进了解我的父亲。
父亲,您在另一个世界安息吧!您的儿女们虽然没能在您弥留之际再次听到您的什么叮嘱,但在您养育他们的几十年当中,您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足使他们终生受用……他们一定能以您为楷模,堂堂正正为人,清清白白做事,成为不负于家人、有功于社会的人!(作者单位:县经济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