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金秋库区行
发布时间: 2007-11-1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10月17日,带着真实记录即将淹没区风土人情和移民生产生活、思想状况的迫切愿望,我们打算从这里启程前往淹没区之一的——田家坝镇。
  搭乘着采砂船,我们一行逆流而上,开始了“金秋库区行”。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两边莽莽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水面蜿蜒着向远处隐去,渐渐地变成天水一色;透过水面上淡淡的雾气,掩映于苍翠林木中的库区村庄若隐若现……  
  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我们到达了一个相对狭长的水域,随行的移民局的同志告诉我们,这就是潘口电站大坝的位置。在半山腰的位置正有三三两两的挖掘机挥动着长长的铁臂,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施工作业。同行的县摄影协会的影友们不时按动快门,记录下沿途的美景和火热的施工现场。
  船在水面行了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停靠到了红花湾河滩边的采砂场。我们决定从这里下船徒步前行,沿路拍摄一些即将淹没的村庄和山水田园风光。
  驻足河滩,回望刚刚乘船走过的水域,湍急的水面犹如一条银带缠绕着烟雾飘渺的群山,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透视效果,煞是好看,惹得影友们心花怒放,顾不上旅途劳顿,纷纷换上长焦镜头,记录下这一奇幻的景象。
  从河滩上岸,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户相对集中的村落。背倚滴绿凝翠的山岭,面朝碧水含烟的堵河。山坡上,片片田地;山脚下,一泓碧波。几排青瓦房就像是砌在山坡上,家家房檐下挂着一垄垄玉米,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通过向村民打听,我们才得知已经来到了田家坝镇南坝村。
  走进村子,村头一户村民正带着小孩儿坐在晒场的石凳上晒太阳。看到有人来,主人家热情地招呼我们坐坐。通过攀谈,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主人家向我们打开了话匣子。
  村民们告诉我们,虽然他们对这里很有感情,但修电站是大事,他们都很支持。
  在南坝村逗留了半个小时时间后,按照村民的指引,我们决定翻过村后的山岭继续前行。陡峭的山路上,我们不时遇到一些肩挑被托柴禾和生产生活物资的村民。一个小时后,我们翻过了山岭,眼前豁然开朗。袅袅炊烟,片片果园,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辛勤劳作,一派宁静怡然的田园风光。
  尽管难舍故土的好田好地,但谈起潘口电站建设,村民们支持电站建设的态度还是很明朗。
  今年62岁的王心美过去是村上的老书记,2003年退休后就和老伴一起侍弄四亩多田地和两亩蜜桔,生活过得是怡然自得,有滋有味儿。听说说了这么多年的潘口电站已经核准而且马上要动工了,他显得很激动。
  但建电站,就意味着他所在的村子可能马上就要搬迁。
  为了从行动上支持电站建设,王心美已经做好了搬迁前的准备。看到我们的到来,老王请我们为他和老伴儿照张像,还特地叮嘱一定要以老房子为背景。
  据了解,随着潘口电站全面开工建设,像王心美一样待搬迁的移民有34807人,涉及到竹山、竹溪两个县10个乡镇71个村246个村民小组,7256户,从9月30日开始将陆续开始搬迁。(向超)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