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 鸿
爹娘给他起的学名叫韩宝,只是村里的伙伴们老是“憨宝”、“憨宝”地喊,他便有了这个绰号。
憨宝并非憨得一塌糊涂,是因为他从上小学开始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就被同学们把他喊成了“憨宝”。
憨宝学习差,被同学们瞧不起,可他从没受过爹娘的皮肉之苦。他娘还经常护着他说,不就比别人少考了几十分嘛,这有啥了不起,他爹还没上过学呢,不照样端着铁饭碗。
说话间憨宝就长大成人了,憨宝爹也到了退休年龄。
当时,国家有规定,老子退休,儿女可以顶职。憨宝爹从粮食局看大门的岗位上退下来,憨宝便顺理成章地顶替进了粮食局。
憨宝虽然顶替他爹上了班,却没能顶替他爹当门卫,因为他年轻,不适合看大门。
局机关食堂正好缺人手,憨宝刚来又不好挑肥拣瘦,领导找他谈过话,就很顺从地去了机关食堂。
虽说工种不咋样,可好歹还是个堂堂正正的国家正式职工。
瞧着憨宝每月雷打不动地拿工资,着实叫村里的伙伴们自愧不如。更要命的是,憨宝凭着国家正式职工的头衔和旱涝保收的薪水,不知击败了多少情敌,很快把村里最漂亮的新月姑娘拥入了怀抱,并喜结良缘。
但花无百日红。没多久,憨宝遇上了粮食局机构改革。一百多号人通过优胜劣汰,要分流裁员一半出去。
这时候憨宝悔死了当年没好好念书。眼下竞争上岗,要过“五关斩六将”,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戏,干脆主动申请下了岗。
憨宝揣着几万元补助款回家了。想起今后一家子生活没了着落,还有女儿将来读书的花销,他是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新月瞧着丈夫唉声叹气、一筹莫展的样子,突然有了主意。
她大腿一拍,愣是逼着憨宝用几万元补助款作本钱,到县粮食局跟前租下门面,很快办起了“憨宝特色小吃店”。
真是歪打正着。憨宝在机关食堂学到的几招全都派上了用场。小两口夫唱妇随,竟把个“憨宝特色小吃店”侍弄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偶尔有粮食局的老同事问及他们的生意,憨宝总是一脸自豪地说:“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比我在粮食局上班的收入高多啦!”
新月这时总不忘拦上一句:“你们别听他瞎吹!”
但不管他俩的话谁真谁假,人们都向他们投去了惊讶羡慕的目光……
(作者单位:竹山县经济局 442200 2009年1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