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四通八达到万家
日前,在竹山境内全长45公里的洪大路全面完工。这条连接竹山和神农架的经济断头路建成后对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五年来,我县交通工作按照“创优环境,优先发展;整合资源,合力发展;科学谋划,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推进干线路网、桥隧配套、通村水泥路与安保工程,交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西交汇、南北通达的交通主动脉形成。积极抢抓路网建设机遇,共筹资2.2亿元,高标准改造了鲍竹路52.6公里,竹向路123公里,襄关路西段25.88公里、白竹路47公里、佑罐路14.8公里、洪九路45公里、南卡路22公里,带动了双台、官渡、柳林、潘口、麻家渡、擂古等一批新型小城镇的崛起,拉动了建筑建材业、饮食服务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疏通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内循环。实施完成了邢沧路、三深路、宝牌路等通乡油路工程55公里,有效解决了主干线与农村公路的对接问题,使县域公路的互联互通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2004年以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共筹措交通专项资金1.1亿元多渠道整合社会资金6000万元投入通村水泥路建设,新修通村水泥路890公里,到2007年底可望突破1000公里,新增通村水泥路的行政村165个。出现了“家家户户”通水泥路的新景观,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主干线的路、桥、隧配套,提高了安全行车能力。先后完成了鲍竹路“3桥4隧”;加宽改造了襄关路的3座大桥;全面开工了竹向路上后“6桥1隧”;贯通了与房县交界的界山隧道。
构建了路、运、站一体化农村客运新格局。以亨运集团竹山公司为市场经营主体,投资200多万元,开通了通村公交客运路线6条,吸纳社会车辆(面的车)189台投入农村客运,兴建候车亭17处,招呼站20处,延伸和拓宽了交通运输服务领域。(袁平凡 章 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