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我县“十二五”扶贫开发开局良好 
发布时间: 2011-12-0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坚持三大创新 转变扶贫方式

竹山县“十二五”扶贫开发开局良好 
   ■十堰日报  通讯员袁博    

  本报讯 今年以来,竹山县坚持三大创新,转变扶贫方式,不断完善激励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实现了竹山“十二五”扶贫开发良好开局。

  创新筛选办法,实现重点村竞争入围公正公平。“十二五”省下达竹山县重点贫困村55个,每年实施11个。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省、市扶贫开发政策精神,县扶贫主管部门实地调研,科学确定测算指标,把计划下达各乡镇。各乡镇依据指标,采取公正公平竞争入围的方式,在同等贫困的条件下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强、能给老百姓办事、实施重点村积极性高的村入围。在筛选确定2011年启动实施的重点村方面,县委、县政府将申请启动实施的17个村党支部书记及所在乡镇分管领导等集中到县里,由县分管领导、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组,由村党支部书记陈述,以公开竞争的方式从17个村中筛选出11个,让大家心服口服。

  创新管理措施,坚持奖优治劣推进项目建设。在规划项目确定上,该县坚持“海选”,由群众说了算,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把扶贫开发与提高能力、自力更生有机结合,打破项目资金平均分配和“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安排方式,严格执行“先建后补、多建多扶、以奖代补、奖优罚劣”的资金使用办法,坚决杜绝“钓鱼”工程、还账工程。做到资金拨付与整体工作“三结合”,即检查通报与资金拨付相结合、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拨付相结合、检查验收与资金拨付相结合。项目完成一批,验收一批,拨付一批。

  创新考核办法,实行项目建设百分制考评验收。该县采取听汇报、查阅相关资料(项目实施承包合同、购物票据、相关文件、规划方案、简报通报)、实地检查项目、综合测评等办法,对全县11个重点村84个项目进行百分制评估打分。实行分值与重点村计划资金拨付挂钩,以60分为标准,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对合格的乡镇,将按实施的规划内项目拨资金;对优秀或不合格的分别实行5分奖励或处罚,并予以全县通报或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调减项目单位下年度扶贫项目及资金。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