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镇郧巴黄牛中心养殖场老板王义明,创新郧巴黄牛的管理、养殖方法,实行“名字+档案+配方”模式,取得了郧巴黄牛养殖的新经验。
在王义明的养殖场里,笔者看到分栏喂养的情景:一栋牛棚用来育肥,对“架子牛”进行短期育肥;另一栋用来育乳牛,将小牛犊进行单槽饲养,吃“小灶”种牛、能繁母牛都是分栏喂养。同时给每头牛起个名字,分别建立档案,采用新配方催肥。养殖场的每头牛都有一个“大黄”、“二黄”等名字或“1、2”等序号,并作有标记。王义明告诉笔者:“给牛起名字或编号便于管理,哪头牛病了,用啥药了,哪头牛怀孕了,啥时候生产了,都记入档案,到时候一查档案一清二楚”!
在养殖过程中,王义明实施快速育肥技术和青贮饲料喂养,使育肥出栏时间缩短,平均3个月就可出栏。据王义明介绍,他的养殖场每年出栏肥牛50余头,并与十堰一客商合作开了一个屠宰点,每年出栏种母牛10余头,年收入10万元以上。(王平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