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朱天平和城关镇农技服务中心
“镇领导对我们真得没的话说!”城关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朱天平笑眯眯地说。前不久,记者采访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该中心连续两年获得县农业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朱天平个人多次获得县镇表彰,是这句俗话最形象的注解。
2005年启动“以钱养事”改革给长期以来一直无办公场所,经营处于夹缝之中的城关农技服务中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朱天平抱着“人人有一口饭吃,人人有一份事干”的朴素想法,将稳定人心、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作为改革立足本职的首要条件。对该中心来说,职工被确定为经营对象,那就意味着既没有经营收入,也没有“以钱养事”公益服务收入,而且在管理上也实际上游离于单位之外。鉴于这种情况。他们没有把经费不足作为放任职工自流的借口,而是积极争取,将有限的经费全部用于维持中心运转上。按照无情改革,有情操作的思路,我们制定了全员上阵的工作计划——即让每一个人都有参加公益服务的资格。他们即根据当年以钱养事合同,结合城关工作实际,设置了公益推广和内勤服务两个岗位。每一个岗位下面分设了二十多项具体的事务,每项事务都核定有养事资金。考虑到两位女同志家务事多和不会骑摩托的实际,朱天平把她们安排到内勤服务岗位,一个在镇政府办公室负责日常值班,一个在“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值勤。另外两个男同志承担起公益推广的岗位责任。通过人性化的分工,合同化管理,稳定了员工情绪,强化了责任意识,一种积极向上、紧密协作的团队精神油然而生。
城关农技中心没有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也很少,职工关注得重点就是养事经费了。朱天平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隔手制,每月通报当月的开支和主要事务,讨论下个月的工作安排。在劳务费的支出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同时适当照顾困难同志。去年,金华被镇政府抽调担任农业普查指导员,年终中心给她发放了一定的补贴,钱虽然不多,但对她的额外劳动是一种肯定。
为了促进全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几年来,该中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轻型简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先后在迎丰村、虎山村、乔儿沟等村完成了水稻旱育秧抛秧示范,美国杏李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示范,在柑橘园、隧洞里分别做了蘑芋套种、食用菌栽培试验,都取得了成功。柑橘园套种蘑芋试验的成功,为城区千亩橘园和三千多亩果园带来“以园养园”技术上的突破。同时推广茶叶机修、机剪、机采、机防,水果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多项技术面积达到五千亩以上。围绕科技入户工程,该中心在全县率先开通了“农信通”和“农技110”两个信息服务平台,为科技示范产,经济示范户,种养殖大产,无偿发送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等各类短信5000条,促进了美国杏李、茶叶、柑桔、畜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弓 长)
“镇领导对我们真得没的话说!”城关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朱天平笑眯眯地说。前不久,记者采访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该中心连续两年获得县农业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朱天平个人多次获得县镇表彰,是这句俗话最形象的注解。
2005年启动“以钱养事”改革给长期以来一直无办公场所,经营处于夹缝之中的城关农技服务中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朱天平抱着“人人有一口饭吃,人人有一份事干”的朴素想法,将稳定人心、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作为改革立足本职的首要条件。对该中心来说,职工被确定为经营对象,那就意味着既没有经营收入,也没有“以钱养事”公益服务收入,而且在管理上也实际上游离于单位之外。鉴于这种情况。他们没有把经费不足作为放任职工自流的借口,而是积极争取,将有限的经费全部用于维持中心运转上。按照无情改革,有情操作的思路,我们制定了全员上阵的工作计划——即让每一个人都有参加公益服务的资格。他们即根据当年以钱养事合同,结合城关工作实际,设置了公益推广和内勤服务两个岗位。每一个岗位下面分设了二十多项具体的事务,每项事务都核定有养事资金。考虑到两位女同志家务事多和不会骑摩托的实际,朱天平把她们安排到内勤服务岗位,一个在镇政府办公室负责日常值班,一个在“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值勤。另外两个男同志承担起公益推广的岗位责任。通过人性化的分工,合同化管理,稳定了员工情绪,强化了责任意识,一种积极向上、紧密协作的团队精神油然而生。
城关农技中心没有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也很少,职工关注得重点就是养事经费了。朱天平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隔手制,每月通报当月的开支和主要事务,讨论下个月的工作安排。在劳务费的支出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同时适当照顾困难同志。去年,金华被镇政府抽调担任农业普查指导员,年终中心给她发放了一定的补贴,钱虽然不多,但对她的额外劳动是一种肯定。
为了促进全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几年来,该中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轻型简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先后在迎丰村、虎山村、乔儿沟等村完成了水稻旱育秧抛秧示范,美国杏李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示范,在柑橘园、隧洞里分别做了蘑芋套种、食用菌栽培试验,都取得了成功。柑橘园套种蘑芋试验的成功,为城区千亩橘园和三千多亩果园带来“以园养园”技术上的突破。同时推广茶叶机修、机剪、机采、机防,水果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多项技术面积达到五千亩以上。围绕科技入户工程,该中心在全县率先开通了“农信通”和“农技110”两个信息服务平台,为科技示范产,经济示范户,种养殖大产,无偿发送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等各类短信5000条,促进了美国杏李、茶叶、柑桔、畜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弓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