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 (我与文明同行征文)
发布时间: 2008-09-1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363901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武安镇董溪头小区93号兴裕楼305室 陈贤丽  (电话:0596-8338323)

  在“四德”建设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应以个人品德教育为基础。  
  当今不少地方缺少社会公德,在公共场合出现了许多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体育比赛时不文明观赛等等。这种缺少公德的习惯,还随旅游团带到国外,造成很坏的国际影响。如今奥运将至,社会公德将是人文奥运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从个人品德的提高抓起。 
  要提高社会公德,就必须先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人品德。现代社会尊重每个人的人权,包括人的尊严。每个人首先要自尊、自重,加强个人品德的修养,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职业道德更是一切工作人员必守的底线。现在很多行业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一些不乐观的状:有些医院以药养医、收受红包;媒体炒作假新闻,制作虚假广告;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不秉公办事;机关干部办事拖拉,门难进,脸难看等等。这些已引起全社会的公愤。细究起来,这些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多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缺少个人品德的修养造成的。他们平时轻视自己的人格,不用个人品德来约束自己,即使各种职业道德订得再具体,公布得再显眼,也不过是一纸公文,又有什么实效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父母子女夫妻等组成。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孝道为轴心,重视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孝敬老人,夫妻和睦,互相帮助。家庭是每个人最后的精神港湾与情感归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可是一个家庭中,若有一两个成员缺乏个人品德,这个家庭还能安宁、美满吗?最终只能造成离婚率不断上升,家庭残缺,子女不幸,老人伤心。由此可见家庭美德,也是靠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品德来构建的。 
  因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离不开个人品德。我们倡导“以人为本”,这“人”不是抽象的人,不只是集体的人群,而主要指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因此,道德教育也要“以人为本”,这就必须重视个人品德教育。只有这样,我国的道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