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咏梅前沿播报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无需避讳。下一代继承遗产也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然而,过度溺爱娇宠,伤害的不仅仅是亲生骨肉,而可能是整个民族的品质和国家的兴盛。有一朋友说过,“不是体制害国,而是这一代家长要害国”。这话有点偏激,但细想一下还真不是耸人听闻。
思考一:要不要留下“硬件”?自“80后”的概念出现,独生子女问题就浮出了水面。有一位朋友曾对他儿子说:“你比我强,是因为你的父亲比我的父亲强”,这就是时代的进步,这就是独生子女的优越感。我们这一代人吃了一些苦、走了一些弯路,不想让子女重演历史,所以心思用尽,各家如众星捧月般对孩子呵护着、娇宠着,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还没长大呢,就已为其准备了“房子”、“票子”,恨不得在自己离世之前再给孩子找好工作,安排好“位子”,所有能给的“硬件”,都尽心尽力地准备妥当。一分为二地说,给孩子留下“硬件”财产,有利也有弊。
“利”:可以让子女没有后顾之忧,专心于自己的事业,于家于国都有好处。既然有利,能准备恐怕还得准备,只是要有个度。我们是寻常百姓家,财产自比不上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但是可以学学他的爱子方式,虽不必把所有财产都捐出去,但是也不必刻意为子女创造并留下过多的财富。如果有足够的闲钱,房市又看好,我会买一套房子留给女儿,我想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不会拖自己一身累,只为给她安排好以后的生活。儿孙自有儿孙福,现代社会机会很多,只要肯干,只要会干,孩子们自会闯出一片天地。
“弊”:可能使子女失去奋斗的原动力,坐享其成,坐吃山空,不仅“败家”,而且可能“祸国”。那位朋友说“这一代家长要害国”,大概就是基于这一弊端而言的吧?!既然有弊,就要想办法削弱或躲避。松谷揽云在他的这篇博文里说:无论性能和质量多么优越的硬件,在缺乏软件的支持下也就是一堆废物,就象模样俊俏的人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或花瓶摆设罢了。给孩子留下了“硬件”,就要让孩子学会善待和利用。我希望女儿具备一定的素质,来与那些“硬件”财产相匹配。
思考二:留下何种“软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可强求一致。但是,人伦常情、处事之道,大抵是相通的。一方面,我们这一代人都要坚定地将人类共有的真善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传承下去,否则就是对人类的犯罪、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社会或有弊端,人心或许不古,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好多方面是懵懂的,能力上是缺失的,我们要教会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坚强不屈地走好人生路。
爱心。这是最重要的品质。很难想象没有爱心的人在社会上如何立足。有了爱心,人生才会平和、淡然、充实、幸福。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代独生子女长大后将继承来自双方父母的财产,同时也要供奉两家四位父母,甚至再上一辈的老人。如果不从小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长大了没有爱的热情和爱的能力,家庭不会和睦,社会更有问题。
在国内时,我女儿从两岁7个月开始,跟着我乘坐班车,去我单位上幼儿园。有一天,到单位院里下了班车,看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手扶着助走器,一步一挪地往前走。女儿问我:“老爷爷怎么了?”我说:“爷爷可能是腿疼吧,也许是病了,也许是摔的,也可能就是老了,现在走不好路,但是他很坚强,在练习,相信他有一天会走得很好。”她又问:“那他家里人呢?”我说:“他家里人可能要忙着上班上学,顾不上他。他只好自己来练习了。咱们去问候他一下吧。”小家伙跟着我来到爷爷跟前,轻声叫了声:“爷爷好!”老人家很开心,咧开没剩几颗牙的嘴,笑着夸我女儿“乖”,女儿也因此很快乐。从此,每天下班车后,女儿总会跑过去向爷爷问好,爷爷似乎也很享受这一刻,只要不下雨,他都会在班车到达时出现在旁边的小路上。班车上的人、路上的行人很快都注意到这一动向,很为这一对爷孙情谊感动,有人劝我写个东西发在刊物上,还帮我拟了题目,叫“清晨和爷爷有个约会”,我一直没写,我希望把“爱”植入她的血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长大后才会发自内心地关爱别人,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善举,只要能让别人开心、帮别人解困,都会毫不做作地施出去,而不是为了镜头前的作秀。
坚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或挫折怎么办?是哭鼻子?是放弃?是绝望?在现代社会,女人要和男人一样,都要学会坚强。女儿很会撒娇,每天都要在我怀里黏糊,这个我是不反对的,情感需要表达、需要宣泄。但在原则问题上我不让她耍赖,更不让她歇斯底里。从幼儿园起,直到现在四年级,只要不发烧,她就不会缺勤。有时跳舞回来说腿疼,她好胜心强,动作力求到位,基本功本来就好,舞蹈老师有时会让她做示范,比别人做得多,当然会腿疼。我跟她说,这是练功的正常反应,很快便没事,不能娇气,要坚持。
我母亲一度时期跟我们住在一起,将我父亲遗像也一并带到我家。母亲心细,怕我女儿年纪小,看到照片不理解,会害怕,就一直将我父亲的遗像藏在一个柜子里。没想到还是让女儿翻了出来。她好奇地问照片上的人是谁。我母亲告诉她,那是她姥爷。女儿追问姥爷人在哪,我母亲已经没法回答了,眼里全是泪水。我拉过女儿,跟她说,姥爷去世了。她当然不明白什么叫“去世”,我跟她解释,人都会老,会有死去的一天,再亲的亲人,也会有生离死别的一天。她因此对“死”有了一些了解,但也有了惧怕,曾跟我说,长大后一定要研究出“不死药”,让她喜欢的人长命百岁。我想,等她再大一点儿,我会告诉她,我在28岁的时候,如何面对我父亲的离去,如何妥善地处理了后事。我不想她在这方面毫无涉及。试想,如果在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孩子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们的心灵将会遭受多么大的打击?
节俭。勤俭持家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一个不知节约的人,只会败家。现在家境都不太差,但是勤俭的习惯不能丢。我就常在家中拾掇东西,稍微用用心思就会变废为宝、旧物新用。女儿对此很赞赏,直叹神奇,也跟着我忙活,一会儿拿工具,一会儿取针线,乐此不疲。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愿望容易实现。我们不能纵容孩子,要让他们明白,钱再多也不能随意乱花。我常跟女儿说:“不是咱们家没钱,而是不能瞎花钱,要买真正需要的东西。”渐渐地她就养成了习惯,挑东西时会考虑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需要。
刚来美国时,她的英语不过关,需要阅读大量英文,可是书的价格可真是不便宜。我就跟她商量:“你现在处于特殊时期,阅读是必需的,还不是一本两本,可是过了这段,你会觉得这些书太简单了,所以现在要是买的话,可能会造成浪费。你看怎么办呢?”她欣然说:“每天去书店看书吧,这样不用花钱,还看了书。”我说:“现在家里还没买车,从家走到书店需要40多分钟,你能走得动吗?看完还得走回去呢。”她坚持说“走得动”。于是,每天放学后,我就跟她一起走到书店,在那里进行大量阅读,在读书笔记上留下阅读痕迹。小小的人儿,还真能坚持,1个半月时间,从图画书到章回小本,看了不知道多少本,英语程度眼见提高了不少,而成本就是每天步行花去的时间,金钱上的花销为零。后来买车了,也找到了公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也可以借书。这样,阅读问题就全面解决了。
防备。现在社会有贫困、有疾病、有不公、有犯罪。我们不可能把孩子的眼睛蒙住,把社会的丑恶都挡在外面。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只会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时“见光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了解社会,早有防范之心,这样才能保护自己,进而保护他人。
在国内时,女儿幼儿园阶段,在我们下班车走回家的路上,常有小偷活动,我们甚至亲眼看见小偷行窃,只是未遂。女儿曾问我:“为什么警察不来管?”我说:“警察太忙,小偷太多,顾不过来,咱们自己注意,别让他们偷到就行了。”我经常背一个双肩背,我让女儿走在我旁边时要注意,看看有没有人伸手,有时下雨,我一手抱她,一手打伞,更是让她盯好我的背包。在这些丧心病狂的人面前,安全是第一位的,财产安全,还有生命安全。我有时会想:如果我和女儿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行窃,要不要大声地喊出来?小偷都是团伙,还可能带着凶器,还是先保证自己及乘客的安全,再思良策为妙。
面对路边行乞者,成人都会明白其中大多有诈,但是孩子的心灵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丑恶呢?我对女儿是实话实说的。我告诉她,这是个行业,专门骗取路人的善良和同情,背后的头目才是大老板,这些路边的乞丐也是受害者,他们讨要到的钱物都被那些背后的老板拿走了,咱们不能纵容他们。所以,每次路过这样的地方,我都带着女儿快速离开。我不想让女儿在人生道路上平白无故地上当受骗,我希望她在确定别人真正需要帮助时才伸出援手。
还有最近频发的校园杀人案,让人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命担忧,无心扰人,却会无辜被人扰。我要让孩子远离可疑之人,自己的命只能靠自己保护,千万别对他人心存幻想。
还有好多……
只要愿意,只要有心,我们可以给下一代准备足够多的“软件”遗产,这些是他们丢不掉、别人也偷不去的珍宝,会让那些“硬件”物超所值,让孩子们的一生熠熠生辉。
想起影片《2012》经典亲子台词,记录在此,作为本篇结尾:
Iloveyoutoo,son.GodknowsIdo.我也爱你,儿子。上帝可以证明。
Atleastiftheyknow,thefamiliescansaygoodbyetoeachother.Amothercancomfortherchildren.Andafather,canaskhisdaughterforforgiveness.至少他们知道以后,可以和家人告别。妈妈可以安慰她的孩子,而爸爸,可以求他的女儿原谅。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无需避讳。下一代继承遗产也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然而,过度溺爱娇宠,伤害的不仅仅是亲生骨肉,而可能是整个民族的品质和国家的兴盛。有一朋友说过,“不是体制害国,而是这一代家长要害国”。这话有点偏激,但细想一下还真不是耸人听闻。
思考一:要不要留下“硬件”?自“80后”的概念出现,独生子女问题就浮出了水面。有一位朋友曾对他儿子说:“你比我强,是因为你的父亲比我的父亲强”,这就是时代的进步,这就是独生子女的优越感。我们这一代人吃了一些苦、走了一些弯路,不想让子女重演历史,所以心思用尽,各家如众星捧月般对孩子呵护着、娇宠着,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还没长大呢,就已为其准备了“房子”、“票子”,恨不得在自己离世之前再给孩子找好工作,安排好“位子”,所有能给的“硬件”,都尽心尽力地准备妥当。一分为二地说,给孩子留下“硬件”财产,有利也有弊。
“利”:可以让子女没有后顾之忧,专心于自己的事业,于家于国都有好处。既然有利,能准备恐怕还得准备,只是要有个度。我们是寻常百姓家,财产自比不上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但是可以学学他的爱子方式,虽不必把所有财产都捐出去,但是也不必刻意为子女创造并留下过多的财富。如果有足够的闲钱,房市又看好,我会买一套房子留给女儿,我想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不会拖自己一身累,只为给她安排好以后的生活。儿孙自有儿孙福,现代社会机会很多,只要肯干,只要会干,孩子们自会闯出一片天地。
“弊”:可能使子女失去奋斗的原动力,坐享其成,坐吃山空,不仅“败家”,而且可能“祸国”。那位朋友说“这一代家长要害国”,大概就是基于这一弊端而言的吧?!既然有弊,就要想办法削弱或躲避。松谷揽云在他的这篇博文里说:无论性能和质量多么优越的硬件,在缺乏软件的支持下也就是一堆废物,就象模样俊俏的人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或花瓶摆设罢了。给孩子留下了“硬件”,就要让孩子学会善待和利用。我希望女儿具备一定的素质,来与那些“硬件”财产相匹配。
思考二:留下何种“软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可强求一致。但是,人伦常情、处事之道,大抵是相通的。一方面,我们这一代人都要坚定地将人类共有的真善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传承下去,否则就是对人类的犯罪、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社会或有弊端,人心或许不古,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好多方面是懵懂的,能力上是缺失的,我们要教会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坚强不屈地走好人生路。
爱心。这是最重要的品质。很难想象没有爱心的人在社会上如何立足。有了爱心,人生才会平和、淡然、充实、幸福。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代独生子女长大后将继承来自双方父母的财产,同时也要供奉两家四位父母,甚至再上一辈的老人。如果不从小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长大了没有爱的热情和爱的能力,家庭不会和睦,社会更有问题。
在国内时,我女儿从两岁7个月开始,跟着我乘坐班车,去我单位上幼儿园。有一天,到单位院里下了班车,看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手扶着助走器,一步一挪地往前走。女儿问我:“老爷爷怎么了?”我说:“爷爷可能是腿疼吧,也许是病了,也许是摔的,也可能就是老了,现在走不好路,但是他很坚强,在练习,相信他有一天会走得很好。”她又问:“那他家里人呢?”我说:“他家里人可能要忙着上班上学,顾不上他。他只好自己来练习了。咱们去问候他一下吧。”小家伙跟着我来到爷爷跟前,轻声叫了声:“爷爷好!”老人家很开心,咧开没剩几颗牙的嘴,笑着夸我女儿“乖”,女儿也因此很快乐。从此,每天下班车后,女儿总会跑过去向爷爷问好,爷爷似乎也很享受这一刻,只要不下雨,他都会在班车到达时出现在旁边的小路上。班车上的人、路上的行人很快都注意到这一动向,很为这一对爷孙情谊感动,有人劝我写个东西发在刊物上,还帮我拟了题目,叫“清晨和爷爷有个约会”,我一直没写,我希望把“爱”植入她的血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长大后才会发自内心地关爱别人,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善举,只要能让别人开心、帮别人解困,都会毫不做作地施出去,而不是为了镜头前的作秀。
坚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或挫折怎么办?是哭鼻子?是放弃?是绝望?在现代社会,女人要和男人一样,都要学会坚强。女儿很会撒娇,每天都要在我怀里黏糊,这个我是不反对的,情感需要表达、需要宣泄。但在原则问题上我不让她耍赖,更不让她歇斯底里。从幼儿园起,直到现在四年级,只要不发烧,她就不会缺勤。有时跳舞回来说腿疼,她好胜心强,动作力求到位,基本功本来就好,舞蹈老师有时会让她做示范,比别人做得多,当然会腿疼。我跟她说,这是练功的正常反应,很快便没事,不能娇气,要坚持。
我母亲一度时期跟我们住在一起,将我父亲遗像也一并带到我家。母亲心细,怕我女儿年纪小,看到照片不理解,会害怕,就一直将我父亲的遗像藏在一个柜子里。没想到还是让女儿翻了出来。她好奇地问照片上的人是谁。我母亲告诉她,那是她姥爷。女儿追问姥爷人在哪,我母亲已经没法回答了,眼里全是泪水。我拉过女儿,跟她说,姥爷去世了。她当然不明白什么叫“去世”,我跟她解释,人都会老,会有死去的一天,再亲的亲人,也会有生离死别的一天。她因此对“死”有了一些了解,但也有了惧怕,曾跟我说,长大后一定要研究出“不死药”,让她喜欢的人长命百岁。我想,等她再大一点儿,我会告诉她,我在28岁的时候,如何面对我父亲的离去,如何妥善地处理了后事。我不想她在这方面毫无涉及。试想,如果在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孩子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们的心灵将会遭受多么大的打击?
节俭。勤俭持家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一个不知节约的人,只会败家。现在家境都不太差,但是勤俭的习惯不能丢。我就常在家中拾掇东西,稍微用用心思就会变废为宝、旧物新用。女儿对此很赞赏,直叹神奇,也跟着我忙活,一会儿拿工具,一会儿取针线,乐此不疲。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愿望容易实现。我们不能纵容孩子,要让他们明白,钱再多也不能随意乱花。我常跟女儿说:“不是咱们家没钱,而是不能瞎花钱,要买真正需要的东西。”渐渐地她就养成了习惯,挑东西时会考虑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需要。
刚来美国时,她的英语不过关,需要阅读大量英文,可是书的价格可真是不便宜。我就跟她商量:“你现在处于特殊时期,阅读是必需的,还不是一本两本,可是过了这段,你会觉得这些书太简单了,所以现在要是买的话,可能会造成浪费。你看怎么办呢?”她欣然说:“每天去书店看书吧,这样不用花钱,还看了书。”我说:“现在家里还没买车,从家走到书店需要40多分钟,你能走得动吗?看完还得走回去呢。”她坚持说“走得动”。于是,每天放学后,我就跟她一起走到书店,在那里进行大量阅读,在读书笔记上留下阅读痕迹。小小的人儿,还真能坚持,1个半月时间,从图画书到章回小本,看了不知道多少本,英语程度眼见提高了不少,而成本就是每天步行花去的时间,金钱上的花销为零。后来买车了,也找到了公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也可以借书。这样,阅读问题就全面解决了。
防备。现在社会有贫困、有疾病、有不公、有犯罪。我们不可能把孩子的眼睛蒙住,把社会的丑恶都挡在外面。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只会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时“见光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了解社会,早有防范之心,这样才能保护自己,进而保护他人。
在国内时,女儿幼儿园阶段,在我们下班车走回家的路上,常有小偷活动,我们甚至亲眼看见小偷行窃,只是未遂。女儿曾问我:“为什么警察不来管?”我说:“警察太忙,小偷太多,顾不过来,咱们自己注意,别让他们偷到就行了。”我经常背一个双肩背,我让女儿走在我旁边时要注意,看看有没有人伸手,有时下雨,我一手抱她,一手打伞,更是让她盯好我的背包。在这些丧心病狂的人面前,安全是第一位的,财产安全,还有生命安全。我有时会想:如果我和女儿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行窃,要不要大声地喊出来?小偷都是团伙,还可能带着凶器,还是先保证自己及乘客的安全,再思良策为妙。
面对路边行乞者,成人都会明白其中大多有诈,但是孩子的心灵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丑恶呢?我对女儿是实话实说的。我告诉她,这是个行业,专门骗取路人的善良和同情,背后的头目才是大老板,这些路边的乞丐也是受害者,他们讨要到的钱物都被那些背后的老板拿走了,咱们不能纵容他们。所以,每次路过这样的地方,我都带着女儿快速离开。我不想让女儿在人生道路上平白无故地上当受骗,我希望她在确定别人真正需要帮助时才伸出援手。
还有最近频发的校园杀人案,让人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命担忧,无心扰人,却会无辜被人扰。我要让孩子远离可疑之人,自己的命只能靠自己保护,千万别对他人心存幻想。
还有好多……
只要愿意,只要有心,我们可以给下一代准备足够多的“软件”遗产,这些是他们丢不掉、别人也偷不去的珍宝,会让那些“硬件”物超所值,让孩子们的一生熠熠生辉。
想起影片《2012》经典亲子台词,记录在此,作为本篇结尾:
Iloveyoutoo,son.GodknowsIdo.我也爱你,儿子。上帝可以证明。
Atleastiftheyknow,thefamiliescansaygoodbyetoeachother.Amothercancomfortherchildren.Andafather,canaskhisdaughterforforgiveness.至少他们知道以后,可以和家人告别。妈妈可以安慰她的孩子,而爸爸,可以求他的女儿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