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故乡秋夜
发布时间: 2010-09-1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罗刚
  最爱故乡的秋夜。
  独坐在那棵历经千年的古槐下看斗转星移,听晚风轻唱,任如水的月光轻抚夏日里燥热的思绪。或者一捧瓜子,或者一盏佳茗,欣欣然消受着春之耕夏之长秋之丰硕,直到老槐葱茏的绿叶变了颜色,飘然零落,广袤的大地消瘦成秃秃一片,这个季节才走进记忆,走进四季的下一个轮回。
  初秋其实还是夏,只是在晨晚的风里渗进丝丝凉意,树木依然繁茂,鸣蝉照旧长鸣。山民们忙着收割:尺多长的玉米棒子,红红的高粱,金黄的稻穗……地边阡陌便回荡着打尖歇脚的号子和讯问收成的笑语;牧童早早就赶了成群的牛羊到水草肥茂的山坡上放牧童心。夕阳西下,暑气渐消,山民的步子更大了,直到月亮升起,才打盆水冲个凉,拖把椅子坐在大场边,伸个懒腰,哼几句祖辈不知何年何月传下的花鼓小调。此时,古槐树下,自有顽童的秋千在荡,老人的蒲扇在摇,驱赶蚊虫的巴掌在拍,我也就踱到古槐下,随意往石凳上一躺,默算着自家的收成,今年与往年的对比,感受着丰收后别有一番滋味的秋夜,点燃蚊香,在习习的秋风中,淡淡的月光下酣然入梦。
  秋收的最后一滴汗珠被山民蒲扇般的大手甩落,日子也就被甩进了仲秋。忙了一月的乡亲才渐渐清闲,拎点花生芝麻走亲串门,逛街访友。风悄悄凉了,树叶也不知不觉黄了边儿。这时的夜,自有一份悠闲,恬淡与从容。了无边际的闲话在古槐下遍遍传开。我自是在千古传唱的月圆之夜独坐槐下,抚今追昔,凝望圆月,任思绪放飞万千重。遥想远古的悠长传说,追忆昔日倾注深情的朋友,揣度同在明月下放飞的思念。一分一秒,槐影东移,露珠从槐上嘀嗒落下(一年四季,造化设计了如此一个迷人的夜晚)。夜深了,古老的乡村在柔和的月光下宁静而安详,秋蝉睡去了,蚊虫也少了踪影,只有蟋蟀在不知疲倦地吟唱。月光粉白,山影如黛,渐渐地,人有一种成佛的感觉。
  其实,秋夜里最爱的还是晚秋。风凉如水,落叶萧索。山民早已搬出犁铧,套上夏日里膘肥肉壮的黄牛,把地耕的匀匀实实,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大地便空空荡荡。只有无情的秋风在横扫着黄叶,涤荡着天与地。太阳早已在盛夏与初秋耗尽热浪,变得有气无力。残月如钩,总在日头西移就升上了天空,老槐的叶子落尽了,露出虬劲的枝丫。我就在厚厚的槐叶上坐着或躺着,这时节,风声很大,略显凄厉,夜猫子长一声短一声地叫,秋虫在枯草下呻吟。刚过夜半,浓雾就从山川河谷聚在一起,浓浓罩在乡村之上;空气愈发寒冷,秋风更加猛烈,不时听见朽枝断折的咔嚓声。裹紧衣衫,俨然成为斗秋的勇士:只有在这样的夜晚,在大自然狰狞的本色中,方显出松的高洁梅的孤傲竹的清雅。
  一日复一日,山寒了,水瘦了,然而,经不起使山寒水瘦的晚秋,又如何经得起北风肆虐的漫漫严冬?
  辞别故乡,到远方流浪多少年了,不见故乡的秋夜已很长时间,在人生不知归期的行旅中,故乡是一抹永不退色的风景,风景里,梦绕魂牵的秋夜便常常走进梦中。
  而今,又见秋天!我不由在他乡的搂隙间遥望远方,故乡秋夜的古槐连着夜夜宿于其下的故乡人,都好么?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