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京都观画游记
发布时间: 2010-10-2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罗  明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单位领导开恩给点补贴,个人出资一部分,让我们业务工作人员到首都参观学习,开扩艺术视野。我们同行8人兴高采烈的从十堰上火车,20多个小时后到达北京。首次到首都,激动、感概兼而有之。
  第二天清晨,参观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堂。黑压压的人群排起长队等待开馆。在排队等待的几小时中,心情复杂地想起一首《人生》诗句:“排队出生。排队死亡。”当时读到非常震惊,深陷巨大的悲凉与虚无中。多少年来,这首诗纠结心中,企图能找到合理的阐释。寻来找去,有一日在《金刚经》中找到合理解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还有我的一位书法老师经常题写的、最好的几个字:“道法自然。”万事皆自然也。从此,我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皆大欢喜,信奉受行。
  不由间被人流裹挟。经身份证和危险物品等检查后,进入纪念堂,怀着严肃、肃穆、含泪、感恩和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他像神佛似地永远睡在水晶宫中……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在我心中荡气回肠。
  放下复杂、沉重的心情,来到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心情豁然开朗、广场雄伟之大、祖国强盛之大让人心潮澎湃。同行人爱好各异,或照相观光,或与老外打招呼,不亦乐乎。我却想着在电视里看到的人民大会堂各个会厅墙中央挂的名人画作,真想走近去看看原作啊,可惜身份和其它原因人家不让,只能望洋兴叹。
  随着人流,过着“金水桥”从天安门进入辉煌的前朝宫殿,听着导游喋喋不休的讲解着皇宫里曾发生的故事,如梦如幻……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国度、最雄伟最气派的建筑、让人无法用言词表达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一幕幕真实展现……
  在皇宫一个古老铜水缸上我们发现有刀刮的印子,听导游说缸上那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用刺刀划的痕迹,侵略者贪看是金是银,一砍是铜的就不搬走了。那刀就像刻在人的心中抹都抹不去的伤痕。由此感慨人间世界弱肉强食,人穷被人欺、被动就挨打的不乐观的词儿……再看看现在身边旅游观光外国人看故宫景观的面孔,是羡慕、惊奇和佩服的目光……讲解员可以乐观地告诉他们,现在的中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二强,是一个负责的大国,不久会让世界更为瞩目敬佩。
  参观了两天首都著名的风光,想到自己作为绘画人这次此行目的。第四天一早单独乘坐地铁辗转来到中国最大的书画街市——琉璃厂、“荣宝斋”观画购物:这里不要门票,各取所需,各类书画展览让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我选择了较大的一个叫周春芽的油画展,主题是《桃花》系列,在广阔的画布上,画着猩红的桃花,花下兀立着一只凶恶的狼狗。此画主题应叫《桃花与狼狗》。隐喻女人是花,狼狗是男人的暴力和权欲,两种符号本是对立相冲突的,但又统一在一个消费的磁场。当今艺术表达是反秩序、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以揭露精神的伤口为荣来表达艺术效果,是让人反省、战栗,教人反感、恶心,最终逼迫审视人性:人在困境招罪中身不由已,必须改造改正,重新审视人生,面对未来。有个大画家说过这样的话:“我最成功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说艺术家的创造就是他的人生。我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等于我人生的一种信仰。一会儿,展厅的人来了很多,叽叽哇哇,啧啧赞叹的大多数是外国人,只有一个女翻译在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着中国画。
  在古代绘画展厅中,我流连观摹的时间最长,绘画启蒙老师曾教我,画画要从中国传统入手。这里才是真正传统的古画,我邂逅了怪诞而有情调的古代书画大师:唐伯虎、文徵明、王蒙、龚贤和石涛等不知是真迹还是赝品的作品。让人神往的是王蒙的《春山读书图》,我曾经临摹过两遍,意忧未尽。龚贤的册页,用墨绝伦精妙,墨色发亮,以笔驭墨、墨中见笔。笔墨的晶莹和透亮,对应了作者内心的高洁,张狂龌龊之徒岂有离尘高妙之仙境?让人更觉张狂的是董其昌,他是文人画的集大成者,以书法写意画,用诗词开意境,以画养身养性,以“不为造物役者”写出山水精神,把画法推到参禅之高度。在40岁以前,我看不懂董其昌的画,而现在深觉胸中有道,自以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程式化、抽象化的符号化。世界上的万物万事,无一不是隐喻,包括幸福、困苦、疾病、健康、快乐和富有……
  在一旁的书店,我购买到董其昌画集,还有唐朝李邕的麓山寺碑字帖,更为惊奇的是还买到也叫罗铭的《画事文丛》。虽与我的名字读音完全一样,可人家是同大画家徐悲鸿、黄胄等同代名流平起平坐的“长安画派”开山鼻祖啊,他们现已到另一个世界教书育人永远回不来了,留给世人的是无价的艺术瑰宝和精神食粮…… 又买了纸笔和颜料等物品,不知不觉天快黑了,恍惚中才想起自己就低频大山泉的一滴水临时溶于到浩瀚的艺术大海中,不知方向了。赶紧打的寻找回旅馆的路,回到一起出来的同事们中间去!
  此次不枉此行,特别是当天身心很疲惫,但晚上却浮想连翩,想起书上写的一代美术宗师徐悲鸿初年在上海滩上混的故事情景,悲鸿身背画具,走在上海外滩大街上,北风呼号,他衣衫单薄,身无分文,饥寒交迫,差点投进黄浦江自尽。艺术啊!不能把艺术当饭吃,现在,还有人肯为艺术自杀么?同事见我深夜发呆,戏谑是否白天一人在外逛得走火入魔了。只有自己明白,是一种对艺术人生的怜悯、深思、感叹、复杂的心理在作怪。赶紧入睡,天亮了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回去后把所买的画材从头勤奋笔耕,临摹、改编、写生、创作。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力争绘画水准、绘画作品出点小名堂才是真。   (2010年10月12日)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