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栉风沐雨官渡行
发布时间: 2010-07-2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温柔不温柔

  我们从小城来,要到官渡古镇去。
  尽管我们提前从天气预报中获知,周末有雨,但我们还是争着要去。活动组织者及赞助者太过热情,网友们盛情难却,以至于人数最终超标,导致大巴师傅被交警罚了款,并有再次被“捉王莽”之可能。论坛大叔每天看看不落忍,在师傅的唠叨中下了车,成为此次“今日竹山网友官渡行活动”中唯一的中途撤退者。大巴车顶着霏霏细雨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行。才上车时,大家还兴致勃勃,谈笑风生。可车未至上庸镇,就有晕车的朋友开始翻江倒海,气吞山河。更多的朋友则在对旅途的美好遐想中昏昏欲睡。
  老远的,看到一线晃晃荡荡的索桥,我就知道我们已经到了官渡古镇。官渡镇政府领导热情地把大家迎到室内。随后,网友们与官渡镇领导齐聚一堂。镇党委副书记张伟成向大家作了镇情简介。县旅游局副局长范康生对武陵峡风景区作了激情澎湃的推介。他们的讲话使我们对古朴迤逦的官渡充满更多的神秘感。接下来,网友们又沐着和风细雨兴趣盎然地参观了官渡移民新镇。看着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的移民新镇,我们不禁惊讶于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不禁感叹于党的博大恩泽。
  秦巴民俗馆是下午活动的重要一站。馆主曾和林主动给大家当解说员。在珍宝馆里,一溜摆满了以古币、古瓷器、古家什为主的奇珍异宝。其中,古币种类繁多,包罗了从宋朝到民国的绝大多数钱币。从形体上看,大的如小孩儿的巴掌,圆乎厚实;小的如人的指甲盖,玲珑剔透。玻璃罩前挤满了参观的网友,为了看清古币上的字迹,有人甚至撅着屁股趴在上面。正意犹未尽时,那边又传来啧啧的惊叹声。凑过去一看,原来是琳琅满目的古代小家什。有晶莹剔透的玉镯,也有家用的碗碟,还有现在在民间基本绝迹的水烟袋。最能反映竹山人文历史的是篆有“竹山黄州书院”的碟子。碟子小巧精致,虽然经过岁月磨砺,但仍然是光彩夺目。透过碟子,我仿佛看到在一个深宅大院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摇头晃脑地跟学子们讲学的情景。
  走出珍宝馆,网友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老祖宗留下的石佛、书画、皮影、家具、兵器、票据等。在最后的一间陈列室里,摆放着一套打豆腐的用具。这样的用具,还能经常在豆腐坊看到。摆放在这里有何用意?原来,这套用具是馆主曾和林的创业资本。当年,他就是靠这套豆腐用具,天天起早贪晚磨豆腐卖,再用赚来的微薄利润到民间收集这些玩意儿。十八年了,曾和林坚持下来了,才有了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秦巴民俗博物馆。官渡是我县最具文化底蕴的乡镇之一,只有这样的千年古镇,才会流传下来这么多有竹山烙印的文物。从这一点说,曾和林也是幸运的。不过,我们最应该感谢他,感谢他为竹山民俗及文物的抢救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感谢他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好事,即使有,也是伴随相应风险的。曾和林的执着,恐怕在参观的人里,能及者不多。我曾经为我县青年作家张成作了一个名为《一个人的合唱》的评论。今天,目睹了秦巴民俗馆,也可移植为“一个人的大合唱”,把它献给曾和林。
  走出秦巴民俗馆,漫步索桥,眺望官渡,是最惬意的事。索桥主体用钢丝拉成,桥面用木板铺就。走在上面,整个桥身都晃晃悠悠,着实让人担心。同时,正是这种晃悠,这份担心,才使得索桥更有韵致。站在索桥上,官渡古镇美景尽收眼底。雨雾蒙蒙,群山莽莽,堵河弯弯,水尤清冽。难怪官渡出文人美女,有这样的山川滋润,不出文人美女反而倒奇怪了。
  对面的老街因为移民多被拆毁了。可它的总体轮廓还在。远远地看着残败的老街,心里不免升腾出沧桑、惆怅、依恋的复杂情感来。论坛日月大师作为土生土长的官渡人,心里更是百感交集。他邀我到老街上走走。我便随同。现实中的日月大师其实与我年龄差不离,与那个龇着牙的光头老汉不能比。行在几近废墟的老街,大师难掩心中的怅惘。边走,他边指着街面说:我就是在这条街上滚大的,可惜,这里就要成龙宫了。大师甚至还指着一口井说,井还在啊,我小时候打球渴了经常喝井里的水。走完老街,他还念叨着童年往事。大师此时的心情实际上是所有移民的一个代表。此情依依,故土难离,谁能不恋家乡?
  次日清晨,细雨仍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为了安全起见,活动组织者踏遍青山与镇政府领导临时决定不走长峡,改为行船游峡。大队伍在范局长和官渡政府办高运华的带领下,驱车前往武陵峡。到了库区,我们下了车。由于人多船少,我们只好分两条船走。雨仍没住,大家撑着雨伞跳上了机帆船。不能与美女卜卜,才子石濡华同船过渡,实为憾事。我们便先出发。湖面碧波荡漾,点点雨水如粉碎的珍珠飘落而下,随后不见了。两岸群山巍峨,云山雾罩,我们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仙境。看着那如筋斗云般的雾,我痴想着自己像孙猴子那样,一个跟头翻过去,去寻找梦中的天上人间。这是多么理想的念头!
  船行得很快。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可惜叫不出名儿)倚在船舷上,一只手触及湖面,玉手顿时变为一支小桨,激起一串浪花。船拐过一个弯,眼前出现一个危峰兀立的小山。最奇的是,它四周环水,实为一座孤山。这在竹山地界很少出现的景观,真乃我等的眼福。紧接着,前面视线突然变窄了,两岸青山像故意“挤油”一样,肩并着肩紧挨着,只留着下丈余宽的缝隙。这便是峡内奇景一线天。再往前去,就到了库区尽头。网友一江清水说,奇怪,水怎么变浑了?踏遍青山戏谑道,既然有意思,你何不改名为一江浑水?此语即出,引来新闻办周良放肆的笑,这个千年一笑的镜头刚好被踏遍青山偷拍下来。其实,一江清水的摄影技术一点儿也不混。他能把美的照得更美,把丑的照得更恐怖。
  一路忙着拍照,大伙儿都累了。有不少人下船到水里体验今天最后的景致。网友爱的天使一家三口都下了水,举着伞,手拉着手,击水嬉戏。
  时候不早了,大家不得不搭上返程的车。雨中的官渡,还是像我们昨天来时的那样婀娜多姿。索桥还是那条索桥,但它离我们的视线越来越远了;老街还是那条老街,可它在我们的视线里越来越模糊了。
  别了,官渡;再见了,武陵峡!我们还会回来的。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