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已移居十堰多年的原官渡镇文化站长陈德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他告诉记者:“我回来不是转着玩儿的,而是要在武陵峡里盖间茅庵草舍,安享晚年!”
陈德明这话不是说着玩儿的,他可是个敢说敢干的主儿。25年前,在全县绝大多数人尚不知漂流旅游为何物时,陈德明就开始在县里县外四处游说、推介驴头峡,接着又花数十年功夫,收集整理堵河民间故事,推出《官渡民间故事》专辑。在他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官渡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他个人也被评为“全国百强文化站长”。
2001年退休后,在十堰工作的儿子把他接到了车城,可老陈一刻也没有忘记家乡的青山秀水。儿子给他买了摄像机,把驴头山、武陵峡的风光拍成纪录片,在家里反复播放,但这还是难以缓解他的思乡之情。今年刚过春节,他终于做通了家人工作,只身返回魂牵梦绕的故乡。他要在他最钟爱的武陵峡里建起三间草堂,养上鸡鸭驴羊等家禽家畜,像当年陶渊明一样,过上“渔、樵、耕、读”隐居生活。
眼下,建草堂的山竹已全部备齐,正着手动工。“等房子建起后,再置一条小船,养一头毛驴,往来自如。在草堂周围遍植桃林。闲暇可到长峡垂钓,可往桃林行吟。最后终老这青山绿水间,也不愧为人生一大快事!”陈德明对“归隐”生活满怀憧憬和信心。(王素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