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炜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叫姚舜禹的同学,他的书桌上总是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列着近期的学习计划,他的学习和生活就围绕着这个计划展开。这件事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了学习计划姚舜禹的同学在学习中总是充满干劲,富有旺盛的求知欲。反观我自己,却时常彷徨无措,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些什么。
想到这里,对“计划”二字有了更深的思考。计划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都体现着计划的重要性。可是恰恰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遵从过去的俗套,容易轻视制定计划的作用,即使在实践中切实制定了计划,最后也难以恒久的坚持和落实下去。
计划,是所有人都需要制定和遵从的。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计划所构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是一连串计划反复作用的结果。静坐下来反思自我,回想这个星期读了那些书,做了那几件有意义的事,学会了什么新的技能,认识了那些新的朋友,就是这些记忆推动着我们的生活向前迈进,承载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溯其源头,这一段段的回忆其实就是大大小小已经被完成的计划,不过这些计划没有系统的划归到一起,甚至没有明确的以它应有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未能以便签、笔记本等途径确切地保存下来,因此我们也一直低估它们对我们所产生的价值。
人生没有如果,每天触手可及的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有血有肉,真切自然,长长的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且行且欣赏,且看且珍惜。但是人生不能没有方向,否则就成了原地踏步不思进取。马克·扎克伯格每年新年都会做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定,并在处理 Facebook 的工作之余来完成这项挑战。什么叫比你优秀的人却比你更努力,或许这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我们平凡人也不能妄自菲薄,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而慢慢落实一个一个的计划就是一步一步实现理想的过程。其实当我们制定出计划,并慢慢为之努力的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是给自己绘制了一幅人生地图,为自己写好了一份人生剧本。给原先迷失的自己,找准了方向,唯其如此,我们的内心才会更加踏实而充盈,同时也会变得自尊自信。
通过一步步制定计划,实现计划,借此理清我们看似丰盈而实则混乱的人生轨迹,将一团乱麻毫无头绪的问题简单化。不管多么繁杂无趣的事物,只要通过计划给它加上一个完成期限,我们潜意识里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因为列下了这些计划,我们得以在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获得了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确的目标,它会帮助我们反思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竹山籍学生)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叫姚舜禹的同学,他的书桌上总是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列着近期的学习计划,他的学习和生活就围绕着这个计划展开。这件事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了学习计划姚舜禹的同学在学习中总是充满干劲,富有旺盛的求知欲。反观我自己,却时常彷徨无措,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些什么。
想到这里,对“计划”二字有了更深的思考。计划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都体现着计划的重要性。可是恰恰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遵从过去的俗套,容易轻视制定计划的作用,即使在实践中切实制定了计划,最后也难以恒久的坚持和落实下去。
计划,是所有人都需要制定和遵从的。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计划所构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是一连串计划反复作用的结果。静坐下来反思自我,回想这个星期读了那些书,做了那几件有意义的事,学会了什么新的技能,认识了那些新的朋友,就是这些记忆推动着我们的生活向前迈进,承载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溯其源头,这一段段的回忆其实就是大大小小已经被完成的计划,不过这些计划没有系统的划归到一起,甚至没有明确的以它应有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未能以便签、笔记本等途径确切地保存下来,因此我们也一直低估它们对我们所产生的价值。
人生没有如果,每天触手可及的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有血有肉,真切自然,长长的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且行且欣赏,且看且珍惜。但是人生不能没有方向,否则就成了原地踏步不思进取。马克·扎克伯格每年新年都会做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定,并在处理 Facebook 的工作之余来完成这项挑战。什么叫比你优秀的人却比你更努力,或许这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我们平凡人也不能妄自菲薄,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而慢慢落实一个一个的计划就是一步一步实现理想的过程。其实当我们制定出计划,并慢慢为之努力的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是给自己绘制了一幅人生地图,为自己写好了一份人生剧本。给原先迷失的自己,找准了方向,唯其如此,我们的内心才会更加踏实而充盈,同时也会变得自尊自信。
通过一步步制定计划,实现计划,借此理清我们看似丰盈而实则混乱的人生轨迹,将一团乱麻毫无头绪的问题简单化。不管多么繁杂无趣的事物,只要通过计划给它加上一个完成期限,我们潜意识里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因为列下了这些计划,我们得以在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获得了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确的目标,它会帮助我们反思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竹山籍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