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徐炜:其人、其事与其文
发布时间: 2016-07-15 11:19 来源: 编辑:张成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读《县里、乡里、村里》有感
  徐 炜
2010年我大伯欣鸿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欣鸿小说选》,如今已过去6个多年头。说来惭愧,长期辗转与十堰与武汉两地求学的我也很长时间没有仔细品读过我大伯的新作了。近日,在书店偶然翻阅到我大伯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县里、乡里、村里》,仍旧是为他的文字所吸引。时光流转,大伯的小说写得更为流畅,高深的文学技艺与丰富的思想蕴含使我不厌其烦的读下去。
提起大伯这个人,我总是能想到他许多故事。思绪如久藏的老照片,微微泛黄,往事历历在目,记忆依旧清晰。我大伯出生于国家经济困难,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兄弟姊妹共八人,因为他是家中的老大,所以,大伯早早地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用瘦小的肩膀庇护着下面的弟弟和妹妹。他一边下地劳作,一边帮爷爷奶奶照顾弟妹们,贫困而艰苦的生活使他比一般人更加坚强也更加明白何为担当。
大伯在村里、乡里和县里都工作过。在工作中他全身心地投入,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在他家的书柜里至今仍存放着许多荣誉证书。虽然大伯是一名基层干部,但他一直勤俭持家,回家后亲自下厨房,做家务。逢年过节他还亲自到菜市场挑选食材,回家精心烹制成一桌可口的饭菜,邀请亲友们品尝。我们晚辈在他的教育和熏陶下,无形中也培养出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德。
大伯严于律己,吸烟赌牌都从不沾染,闲余时间,写点文章便是他最大的乐趣,文学是他人生一部分的替代。我的许多作文都请我大伯修改润色过,他的提点使我受益匪浅,他不仅仅是我的长辈,更是我的启蒙老师。每当阅读大伯修改过的稿子,感慨良多,他对我的殷切希望也都凝固在字里行间。
大伯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关注三农题材的作家之一。他多年的追求,多年的耕耘与探索,多年的生活实践,通过他的文字里体现了出来,展示了当代生活底层的五彩斑斓的个体命运的生活轨迹,承载着小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真假丑恶,道德救赎,期盼与无奈。
他的小说,纯粹是小人物们的故事,这是在大都市里无法发生、无法看到的“那个世界”,是许多大作家们不感兴趣,也没有条件写出来的。只有像大伯这样,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当中,密切关注并亲身接触农村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才能创作出那样具有鲜活意义的内涵饱满的打动人心的作品。
《县里、乡里、村里》,既生动地描写了中国新时期新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日常生活状态,也深刻地揭示了农村的新困境与新问题。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发生变化,有关农民生活难题反而更加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大伯通过一篇篇通俗易懂的小说,用一种较为舒缓谐谑的形式把这些问题展现出来,让读者在一笑之余,又能体会到文章中的深层意蕴。小说在笔法上有时显得直率有余而蕴藉不厚,但在整体上,却因为他所发掘的问题而显得真诚和厚重。
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其实都是小人物,他描写的正是这种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环境。三教九流,芸芸众生,本就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卑微清寒的基层生态,是社会的底座,是俗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重视的是,大伯小说中的各色人等,并不是仅仅作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材料。许多小说作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流露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县里、乡里、村里》中几乎不可见。大伯只是绵密地把底层人和底层事详细地描述出来,有时候,他自己亦不由自主地混迹其中。他把那样的一些场景和那样的一些角色,如此这般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至于价值判断,交由读者自己定夺。
大伯的作品让我感觉亲近,觉得心灵相通。特别为他对草根民众的关注,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所感动。现在,农民、农村与农业的种种问题亟待解决,这些小人物小故事都是“城里人”难以看得到的,是缺乏相关生命体验的作家们无法写出的,大伯笔下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故事或许对此有所帮助。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竹山籍学生)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