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 鸿
这个夏天有点热,岂止是有点热,都说热的受不了。每天的气温都在37度以上,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连日来,热浪在大街上翻滚着、咆哮着;汗珠,在人们身上肆虐着、流淌着。当肌肤被汗水包裹得近乎窒息的时候,人们便渴望下场透墒雨。
老天爷仿佛忘了下雨这回事。太阳像个大火球,天天都在头顶上悬着,疯狂地释放着热量,炙烤着大地。人就像夹在天空与水泥板之间的饼儿,上边烘,下边烤,都快焦黄了,心情也不由得沉闷而烦躁起来。在上班的路上,我还发现,山上的树木枯黄了,塘里的鱼儿缺氧了,知了的鸣叫也有气无力了……
再去大街小巷看看,各式各样的汗衫、吊带背心,长裙短裤,都粉墨登场了,衬托着洁白的、黝黑的、棕色的或者栗子色的皮肤,尽情地演绎着夏日的浪漫与激情。晚霞还在天边燃烧,不论男女老少都纷纷走出家门,潮水般地涌向堵河大堤,涌向冷气弥漫的商场,涌向开阔而气息通畅的大街小巷……
思绪回到儿时。记忆中的乡亲,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忙碌着,春秋安种,冬夏收获,四季循环,没完没了。对于他们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而庄稼则是他们的希冀所在。因而,一旦遇到干旱,往往对雨会生出急切的盼念。
但城里人就不同了。对于我来说,尽管自小生活在乡村,对于农耕的往事至今也还历历在目。但自从融入了城里人的生活,似乎就被这喧嚣粉尘的世俗蒙蔽了很多,有时还身不由己地将某些不应忘却的记忆形成了瞬间的断层,譬如因阴雨连绵所造成的不便,还不免要抱怨一番。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雨水的降临,大地还会有江河的流动么?水乃生命之源,正因为有水的润泽,万物方能孕育、生长。所以,从这一点讲,世间的万物虽然有着分门别类的差别,但都共同依赖于水的滋养,因而万物之间其实是有着血脉相连甚至是同源同宗的特性的。
只可惜,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时常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不惜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甚至还对其它生灵进行恣意的杀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世间万物与人类的生活均是息息相关的,这些忘本忘宗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对人类自身的戕害?
水的意蕴是包罗万象的,人生总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迪,或者体会刚柔并济之能,或者领略海纳百川之度,或者品悟滴水穿石之毅,不一而足。
说到启迪,便忘不了老子的名言。老子说,“上若善水”,意思是要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应该是善行的最高境界了。不过逐利也是人的天性之一。在狂热的拜金主义环境下,太多失去信仰的人往往因为逐利而忘却了本应向善的本性,或者利用手里的资源,或者利用掌管的权力,不惜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巧取豪夺,以致道德沦陷,法律蒙羞。也许,人的善念正如一朵脆弱的花,因为长久得不到正义雨水的润泽,在利益这一烈日的暴晒下,只能日渐枯萎。
如此,唯有一场正义之雨,方能冲刷掉弥漫在这世间的铜臭味道,载起信仰的力量,滋养善念的花朵,也方能汇聚成一条正义的河流,泛起道德之舟、扬起法律之帆,润及四方,泽被万物。
近来有两个傍晚倒是下了点雨,只不过时间太短,降水不多,还造成了风灾。依我看,像这样的雨似乎于事无补,不下也好。
现在是真该下一场雨了,并且要下一场透墒雨。由于长时间干旱,城里的花啊草啊树啊,全都蔫头耷脑没有一点精神了,尽管它们都默默无语,但却都是迫切需要雨的。至于农民兄弟的庄稼,那就更不待说了,如果再不下场透墒雨,恐怕晚熟作物都会颗粒无收了。
古人向来有“人生四喜”之说,“久旱逢甘霖”竟然能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相题并论,我一直都保持怀疑。可是现在,我不得不相信下雨也是一件莫大的喜事了。
以前翻阅古人的文章,经常看到有关拜神求雨的记载,倒也有灵验之时,或许是古人心诚则灵,老天爷被人们的虔诚所打动。
按科学来讲,世上是不存在神鬼之事的。下雨就是冷暖气流相遇,到了一定的程度,雨水自然就形成了。
可是一想到这酷暑难熬,尤其是看到那些干渴的植物和断流的河沟,我就忍不住想学古人的做法,祈求上天迅速降雨,让所有和我一样盼雨的人,体会一下“久旱逢甘霖”的快乐!
这老天爷还依然晴着,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快下一场雨吧,下一场透墒的雨!”
(作者单位: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夏天有点热,岂止是有点热,都说热的受不了。每天的气温都在37度以上,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连日来,热浪在大街上翻滚着、咆哮着;汗珠,在人们身上肆虐着、流淌着。当肌肤被汗水包裹得近乎窒息的时候,人们便渴望下场透墒雨。
老天爷仿佛忘了下雨这回事。太阳像个大火球,天天都在头顶上悬着,疯狂地释放着热量,炙烤着大地。人就像夹在天空与水泥板之间的饼儿,上边烘,下边烤,都快焦黄了,心情也不由得沉闷而烦躁起来。在上班的路上,我还发现,山上的树木枯黄了,塘里的鱼儿缺氧了,知了的鸣叫也有气无力了……
再去大街小巷看看,各式各样的汗衫、吊带背心,长裙短裤,都粉墨登场了,衬托着洁白的、黝黑的、棕色的或者栗子色的皮肤,尽情地演绎着夏日的浪漫与激情。晚霞还在天边燃烧,不论男女老少都纷纷走出家门,潮水般地涌向堵河大堤,涌向冷气弥漫的商场,涌向开阔而气息通畅的大街小巷……
思绪回到儿时。记忆中的乡亲,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忙碌着,春秋安种,冬夏收获,四季循环,没完没了。对于他们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而庄稼则是他们的希冀所在。因而,一旦遇到干旱,往往对雨会生出急切的盼念。
但城里人就不同了。对于我来说,尽管自小生活在乡村,对于农耕的往事至今也还历历在目。但自从融入了城里人的生活,似乎就被这喧嚣粉尘的世俗蒙蔽了很多,有时还身不由己地将某些不应忘却的记忆形成了瞬间的断层,譬如因阴雨连绵所造成的不便,还不免要抱怨一番。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雨水的降临,大地还会有江河的流动么?水乃生命之源,正因为有水的润泽,万物方能孕育、生长。所以,从这一点讲,世间的万物虽然有着分门别类的差别,但都共同依赖于水的滋养,因而万物之间其实是有着血脉相连甚至是同源同宗的特性的。
只可惜,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时常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不惜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甚至还对其它生灵进行恣意的杀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世间万物与人类的生活均是息息相关的,这些忘本忘宗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对人类自身的戕害?
水的意蕴是包罗万象的,人生总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迪,或者体会刚柔并济之能,或者领略海纳百川之度,或者品悟滴水穿石之毅,不一而足。
说到启迪,便忘不了老子的名言。老子说,“上若善水”,意思是要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应该是善行的最高境界了。不过逐利也是人的天性之一。在狂热的拜金主义环境下,太多失去信仰的人往往因为逐利而忘却了本应向善的本性,或者利用手里的资源,或者利用掌管的权力,不惜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巧取豪夺,以致道德沦陷,法律蒙羞。也许,人的善念正如一朵脆弱的花,因为长久得不到正义雨水的润泽,在利益这一烈日的暴晒下,只能日渐枯萎。
如此,唯有一场正义之雨,方能冲刷掉弥漫在这世间的铜臭味道,载起信仰的力量,滋养善念的花朵,也方能汇聚成一条正义的河流,泛起道德之舟、扬起法律之帆,润及四方,泽被万物。
近来有两个傍晚倒是下了点雨,只不过时间太短,降水不多,还造成了风灾。依我看,像这样的雨似乎于事无补,不下也好。
现在是真该下一场雨了,并且要下一场透墒雨。由于长时间干旱,城里的花啊草啊树啊,全都蔫头耷脑没有一点精神了,尽管它们都默默无语,但却都是迫切需要雨的。至于农民兄弟的庄稼,那就更不待说了,如果再不下场透墒雨,恐怕晚熟作物都会颗粒无收了。
古人向来有“人生四喜”之说,“久旱逢甘霖”竟然能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相题并论,我一直都保持怀疑。可是现在,我不得不相信下雨也是一件莫大的喜事了。
以前翻阅古人的文章,经常看到有关拜神求雨的记载,倒也有灵验之时,或许是古人心诚则灵,老天爷被人们的虔诚所打动。
按科学来讲,世上是不存在神鬼之事的。下雨就是冷暖气流相遇,到了一定的程度,雨水自然就形成了。
可是一想到这酷暑难熬,尤其是看到那些干渴的植物和断流的河沟,我就忍不住想学古人的做法,祈求上天迅速降雨,让所有和我一样盼雨的人,体会一下“久旱逢甘霖”的快乐!
这老天爷还依然晴着,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快下一场雨吧,下一场透墒的雨!”
(作者单位: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