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改革开放40年】竹山文化事业蒸蒸日上
发布时间: 2018-10-19 16:07 来源: 编辑:李永芳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改革开放以来,竹山县文化事业长足发展,随着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确立,文化惠民得到进一步加强,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全面开展,充满生机和文化氛围的文明竹山正在形成。
一、重大事件
1979年3月,竹山电影管理站更名为“竹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4月,竹山县文化局与教育局分开,正式成立竹山县文化局。
1981年2月22日至3月3日,郧阳地区少年篮球比赛在我县举行,我县男子篮球队获第3名。
1982年8月,竹山县一中招生首次加试体育,以后形成定制。社、镇重点初中和各乡中也实行体育加试。
1983年12月,我县城关镇居民王兴华五口之家被评为全国体育模范家庭。
1986年3月18日,县编委批准体委内设竞赛训练股和群众体育股,下设竹山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1988年7月27日,县业余体校儿童游泳队运动员高勇在湖北省第二届青运会游泳比赛中,夺得金牌2枚,银牌2枚和拼搏奖,打破了我县在省级体育竞赛中儿童组金牌零的纪录。
1989年10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竹山县电影公司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单位”。
1992年6月,竹山县新闻出版局成立,与文化局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95年6月10日,首次全县古墓葬和馆葬文物普查开始启动。
1997年11月8日,竹山师范学校在维修体育场时,推出了一座墓顶,出土文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各种文物111件。
2000年5月,文化部命名竹山县官渡镇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故事)”。
2001年12月,竹山文化局与竹山体育局合并,合并后全称竹山县文化体育局,简称竹山文体局。
2002年11月20日,文庙大成殿和张振武故居被批准为湖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5月13日,县博物馆收藏了元代文物“八思巴印”,填补了我县元代文物馆藏的空白。
2004年5月,我县拳击运动员范雄参加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拳击赛勇夺-46公斤级冠军,实现了我县体育在全国比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2005年5月19日,“中国•竹山”首届宝石暨女娲文化旅游节开幕。
2006年5月18日,“中国•竹山”第二届宝石暨女娲文化旅游节开幕。
2007年5月19日,第三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开幕。7月10日,由县艺术团演员张荣卿主要参演的竹山首部电视短剧《吉祥坡》开播。
2008年12月,宝丰镇、竹山县官渡镇分别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09年1月1日,全省县级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竹山县文化体育中心建成启用。10月,秦古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5—2008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10年5月19日,“中国.竹山”第四届女娲文化节开幕。6月13日,首届秦巴民歌擂台赛举行,来自湖北、重庆两省(市)四县七乡镇十七名歌手同台献艺。10月,由竹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鄂渝川陕毗邻县(区)篮球赛在堵河广场举行,来自鄂渝川陕毗邻县(区)的宣汉县等共计12支代表队,近280人参加。
2011年10月,竹山县人民政府成功承办了十堰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12月,竹山县人民政府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1年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2年5月19日晚,中国•十堰第二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在竹山县城中国国际绿松石城隆重举行。
2013年12月,全县17个乡镇254个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
2016年1月,县艺术团正式更名为“竹山高腔剧团”。4月8日,我县城关镇康乐之家健身队赴韩国参加广场舞交流活动,参演广场舞《十星歌舞》在国外荣获一等奖。7月,县文体局与县广电局合并,合并后全称为竹山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简称文体新广局。
2017年11月,竹山县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6亿,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是我县文化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档次最高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
2018年7月13—15日,2018年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湖北竹山站)在上庸镇圣水湖举行,来自全国的100余名选手参加的比赛。
二、重要成就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得到完善。至1989年,全县25个乡镇均建有文化站。1998年9月28日,投资百万余元,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艺术团排练场落成开业。2000年底,占地2364平方米的县文化馆职工住宅楼竣工。新世纪以来,先后建成全省县级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竹山县文化体育中心,竹山文化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县图书馆引进了先进的“超星电子借阅机”,建立起全市首家“数字化移动图书馆”。
2、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春节民间文艺大拜年、元宵节文艺演出、书画笔会等常规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11、2012、2014、2016、2017年,分别举办了以民间文艺展演、灯谜竞猜和焰火表演三个部分组成的元宵灯会,取得了圆满成功。2013、2015、2018年,分别举办了元宵节大型文艺演出。其他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有:2000年竹山首届驴头峡漂流节、田家坝首漂式、霍河电站水上狂欢节等专场演出;2005、2006、2007、2010、2012年,积极配合县委举办了五届女娲文化节,文体局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书画展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广场舞《竹山竹韵》在省、市“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群众广场舞大赛中一举夺得社区队一等奖,城关镇康乐之家健身队赴韩国参演广场舞《十星歌舞》在国外荣获一等奖。
3、群众体育活动空前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县体育事业活动蓬勃发展。年年举办县级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体育比赛活动。先后承办郧阳地区首届传统项目田径竞赛、第五届鄂渝川陕毗邻县(区)篮球赛、十堰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018年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湖北竹山站)等大型体育赛事。自1982年8月起,竹山县一中招生首次加试体育,以后形成定制。县业余体校儿童游泳队运动员高勇,打破了我县在省级体育竞赛中儿童组金牌零的纪录。拳击运动员范雄实现了我县体育在全国比赛中金牌零的突破。我县秦古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5—2008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竹山县人民政府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1年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文化精品创作日益繁荣。文化精品创作实现新突破。创作的作品先后在全省交通系统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十堰市首届小戏小品剧(节)目汇演一等奖、中央电视台“今麦郎杯”小品大赛优秀奖等国家、省、市大奖。2000年,歌曲《走进竹山》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大型专题片《走进竹山》主题歌。2011年,对原创歌曲《女娲补天》、《拥抱桃花源》进行了提练加工,作为入围作品在湖北电视台全程播放。大型历史画册《堵河百年影像》正式出版,填补了竹山图片档案的空白。2015年,精心编创了12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节目,在北京石景山区举行的竹山茶文化周活动上成功演出10场,向北京市民展示了竹山地域文化的魅力。
5、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利用。一是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竹山牌子锣、堵河剪纸、官渡民歌、女娲传说、堵河皮影、绿松石雕刻技艺等六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山高腔、皮影戏、花鼓船歌等10多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非保名录,300个项目进入县级非保名录,一大批珍贵民间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官渡、宝丰等4个乡镇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柳林被列为“河源生态保护区”。二是文物保护体系日渐完善。“文庙大成殿”、“张振武故居”等四项目先后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任务。洋烈士故居、张振武故居、许明清烈士陵园、文庙大成殿进一步得到修缮;三盛院、黄州会馆等重要古建筑迁址复建。(县文体新广局供稿)

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全景

广场舞展演获省一等奖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