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行
竹山一中退休教师 甘师民
丙申三月三,竹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作家协会、书画协会、诗词协会及摄影协会部分会员,前往文峰乡太和村举行笔会。是日也,风和日暖,天朗气清;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同行者皆骚人墨客,情投意合,其致一也。沿途树木葱茏, 繁花似锦; 侯鸟鸣涧, 清溪流韵;香浸飞车,手摸行云。俯仰之间,极尽视听之娛也。触景生情,文友雅兴。登东皋而长啸,临清溪而赋诗。或作画、或摄影、或挥毫、或低吟。寄情山水,尽抒胸襟,其乐融融,不亚兰亭。余忝列骥尾,附庸风雅,亦作新律四首,一为此次笔会塞责之作,抑拜山水美景之赐也。
一、车过薛家梁①
车过家乡动乡情, 惊喜巨变倍欢欣。
移山填壑夸壮举, 兴镇安邦惠民生。
高楼比肩清一色,曲径通幽春十分。
欲寻旧邻不识路,亏我还是文峰人!
①文峰集镇所在地, 名薛家梁子。
二、探幽梅花谷
城中已是芳菲尽,梅花谷里正阳春。
屮高不碍白云过,草浅正宜踏歌行。
野花无意迷人眼,杨柳有心动客情。
待到秋风染枫叶,再来庄园扰主人。
三、作客农家乐
农家院落净无尘,红灯高挂迎嘉宾。
竹笋大蒜炒腊肉,鸡蛋小葱拌芽椿。
大米饭香菜亦香,苞谷酒醇情更醇。
蹭罢吃喝无以报, 作首歪诗酬主人。
四、游览太和观
太和道观掩大门,野草满庭冷清清。
涉水有意拜祖帝①,登岭无缘谒金身。
仙山曾经多香客,凡尘何尝少饥民。
念此忽然减愧意,我本原是槛外人。
①太和观祀真武大帝,俗称祖师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