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树立“新三观”领导干部要坚持五个正确对待
发布时间: 2009-03-2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关系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

  正因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新三观”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内涵,同时也对领导干部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些通俗易懂的话都蕴涵着一个朴素而真实的道理:无论干什么工作,做什么活,办什么事,只要领导干部带头扑下身子、躬身实践、真抓实干,群众就会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跟着你走,跟着你干,就不会有完不成的任务。树立“新三观”也是如此。这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

  因此,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新三观”,必须自觉做到“五个正确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待,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

  一是正确对待权力。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权力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给的,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邓小平同志也曾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权力行为的参照系。而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权力往往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一切权力源于人民、一切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切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观点,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把体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践行“新三观”的最高标准,以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性,自觉维护权力的尊严,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思进创新,有所作为。

  二是正确对待学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改革开放的任务更繁重,面临的各种问题更复杂,对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更高。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化知识,作为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现代知识素养。这样,才能在领导岗位上,站得高、看得远,更好地统揽工作全局。然而,时下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口头上也讲学习,但一到具体行动上,却仿佛腿脚生风,桌椅长刺,坐不稳屁股耐不住性,表现了一种“浮躁”心态;有的自以为是“半桶水”常溢,不学习也能对付一阵子;还有的悟不清“磨刀不误砍柴工”之真谛,借口“工作忙、没时间”,给不学习找出许许多多堂而皇之的理由。这是极其错误的。学习是一种勤政,也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新三观”的需要。一个领导干部学习的勤奋程度,决定着他的思想深度,决定着他的施政力度,决定着他的群众威信度。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但一个好的领导必须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三是正确对待群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体和历史主体,也是党的事业发展主体。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离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因此,领导干部只有正确对待群众,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才能正确看待事业、看待工作、看待政绩,正确看待自己所起的作用。正确对待群众,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境界。能够正确对待群众的人,其道德修养、人格修养和政治素养就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就不会在成绩面前把帐记在自己的本上,就会看到群众的力量和贡献,看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就不会在贡献和利益面前产生心理失衡,滋生贪婪腐败的萌芽。

  四是正确对待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不讲监督的信任是轻信,放弃监督的信任是纵容。监督是对领导干部的约束,更是对领导干部的关爱,拒绝接受监督的领导干部必然要走向腐败。因此,领导干部要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不足,闻过则纠,有错即改,使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成为践行“新三观”的有力屏障。

  五是正确对待自己。古人说:“知天知地知彼易,然知己难。”老子也讲“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己难,正确对待自己更难。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自己,就会不断克服挫折、奋发有为;以消极的心态对待自己,只会辜负组织,自误前程。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在各种诱惑面前,稳住神、守住身,做到眼不花、心不乱、志不移,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为自己的人生铺就坦途。

  这样,我们树立和坚持的“新三观”,才能经得起群众的评说,经得起组织的检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良心的自问。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