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检查评比“泛滥成灾”的根源在那儿?
发布时间: 2009-11-2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16日召开的八届云南省委第六十九次常委会上说,年终岁末,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太多,以至于泛滥成灾。到的时候要欢迎,走的时候要欢送,阵势搞得很大,但深入不了实际,长此以往,基层干部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来抓工作落实?让检查评比活动少些,再少些,让基层的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好工作。(11月19日人民网)

  因为在基层工作的原因,笔者对白恩培书记“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太多,以至于泛滥成灾”的痛批深有感触。

  在笔者看来,检查评比本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一种工作方法,但是,由于检查评比活动太多,以至于泛滥成灾的原因,这种工作方法非但无助于推动工作落实,反而成了困扰基层工作落实的一种顽症,对于,这种顽症,近些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强调要减少检查评比活动的频率,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劳民伤财的检查评比活动,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行业,各种检查评比活动过多、过滥的现象依然如故。

  表现在,一些领导机关还是热衷于检查评比,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行业,不仅检查的次数多、频率高,而且人数众、时间长。如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行业,除了一些常规检查评比活动项目外,为了解决机关检查人手不够的问题,近些年又发明了诸如拉网式检查、地毯式检查、调片式检查等等。

  以调片式检查为例,常常是县里调片检查后,又要迎接市里调片检查,之后还要迎接省里调片检查,而且一调就是一大群人,一检查就是数十天,这样反复调片检查,不仅导致重复检查,尽做了些无用功,而且由于抽调人数多、检查时间长,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少基层领导对这种劳民伤财的检查评比常常苦不堪言,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是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应付、接待上级检查上。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没完没了的检查,不仅助长了基层弄虚作假的作风,如作假帐、报假报表、写假报告、作假笔记等等,而且还助长了公款吃喝的腐败风气。为了应付这种没完没了的检查,一些基层领导常常要陪吃陪喝陪玩陪乐,一些基层单位接待一个调片式检查组,动辄需要花费数十万、上百万的接待费,就像白恩培书记所描述的那样,检查评比泛滥是一种不正之风。现在,有的检查组下去检查,到的时候要欢迎,走的时候要欢送,阵势搞得很大,但深入不了实际,检查不到真实问题;有的只停留在听听汇报、看看材料、象征性地看几个点就草草了事,更有甚者连检查报告都是由被检查单位写的。这种检查评比泛滥的现象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格格不入,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很大。

  值得反思的是,本来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行业都有自己的审计制度,如序时审计、常规审计、综合审计等等,按说,这些审计工作到位了之后,类似于县、市、省三级调片式检查完全就是多余的,最多保留一个层次的调片检查也就够了,可为什么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行业却不这样做,而是喜欢搞这些重复的、劳民伤财的拉网式检查、地毯式检查、调片式检查?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一些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很淡薄。

  因为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很淡薄,他们就不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从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上,而只能耗费在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检查评比上;也因为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很淡薄,一些领导干部就不会重视学习,工作中因为没有新思路,就只能用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了;还因为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很淡薄,他们往往对太多、以至于泛滥成灾的检查评比活动所造成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视而不见。

  因此,解决检查评比活动太多、以至于泛滥成灾的问题,除了舆论倡导、制度规范之外,当前,很重要的是要继续深入地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好,假如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增强了,我想,像检查评比活动太多、以至于泛滥成灾的这种不正之风、这种官僚主义、这种形式主义也就不会有什么市场了,而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也是检验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否真正有效的一面镜子,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不妨对照检查检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